新產階級,讓大款走向大亨
智立方國際品牌管理顧問公司 楊石頭
看完電影《盜夢空間》,我也做了個夢,夢見自己拿沙特收入,住英國房子,用瑞典手機,戴瑞士手表,娶日本女人,包韓國二奶,做泰國按摩,開德國轎車,喝法國紅酒,吃澳洲海鮮,抽古巴雪茄,穿意大利皮鞋,玩西班牙女郎,看奧地利歌劇,買俄羅斯別墅,配以色列保鏢,洗土耳其桑拿,當中國干部。。。。
“哎,石頭,最新的胡潤百富《至尚優品—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您要看嗎?”
秘書打斷了正在辦公桌前白日周公夢游的我。
真是想什么就看什么啊。來,我們看看這些富人新貴們的最新調查吧。
【中國富豪有多少?集中在哪?在哪些行業?】
《2010年財富報告》認為,資產1000萬元以上的超級富翁提升很快,全國有85.5萬個千萬富豪和5.5萬個億萬富豪,每1萬人中有6人是千萬富豪。北京市富裕人士最多,分別有14.3萬個千萬富豪和8800個億萬富豪。廣東省千萬富豪人數為137000人,排名第二。上海有116000名千萬富豪,排名第三。
京穗滬千萬富豪占了一半,富裕人士(包括千萬富豪和億萬富豪)數量排名上,北京、廣東、上海穩居全國前三名。北京市富裕人士最多。廣東排名第二,上海排名第三。北京、廣東、上海三地千萬富豪人士占全國數量的48%。在北京,每1萬人中有88人是千萬富豪;每10萬人中,有54人是億萬富豪。在上海,每1萬人中有62人是千萬富豪;每10萬人中,有38人是億萬富豪。廣東省盡管全國排名第二,但是人口為9449萬人,比北京和上海要多得多,所以每1萬人中只有14人是千萬富豪;每10萬人中,有8人是億萬富豪。
千萬資產以上的富裕人士平均年齡39歲。他們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類型的富裕人士:
商人——商人的大部分財產都在企業上,沒有太多流動資金和股票投資。這部分人群比重較大,比如溫州商人。高收入人士——高收入人士包括大型企業集團、跨國公司的高層人士,他們擁有高額年薪、公司分紅等來保證穩定的高收入,這部分人群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的地區。炒房者——累積一定資金后,他們開始進行各種類型的投資,主要投資房地產。擁有的數套房產,在過去幾年內升值很快。職業股民——擁有一定資金后,投資股票,并獲得相當高的收益。
另外,一億資產以上富裕人士的平均年齡為43歲。主要的財富來源是自己創辦的企業所創造的價值,再加上房地產、股票等等。這類人群擁有實力購買千萬以上的豪宅、百萬以上的汽車等奢侈品,他們是高檔珠寶和私人銀行的準客戶。
。。。。。。
看到這些研究與洞察,我們暫且不論數字的精準程度,僅就趨勢與結構來看,至少你會理解,為什么全球27%的奢侈品會在中國被消化,而且一個不容忽視的背景是,一批精英的收入沒有達到富豪,但“類富豪”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卻展現的非常強烈。這些人在迅速的擴大的消費格局,且未來預期更大,你已經很難用所謂單純的中產階級來定義這些人群。
他們是市場快速前進中新“四有新人”即在擁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有著社會話語權的地位,有著不斷增值的硬資產與軟實力,有著強勁未來可預期的成長性。
我更愿意把他們定義成“新產階級”。
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新產階級人均收入增長比一線城市還要快,人們比較富裕,手中可供支配的錢也比較多,他們更愿意花錢。而對于那些二三線城市的高收入居民來說,既擁有還不錯的收入,又有向大城市生活水平靠攏、消費奢侈品的巨大熱情。相對來說這些城市里的人更有消費欲望,市場潛力較大。
一線城市會集中體現全國居民的普遍消費能力,這個指數要受到大量在華外籍人士、南方沿海外向型經濟城市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變化影響。而二三線城市的生產力以本土化企業為主,居民消費能力更穩定,集中體現了本土居民的實際消費水平。對金融風暴的抵抗力更強一些。
我們都知道20/80原則,這20%的新產階級,正拉動著80%的高額利潤的消費市場。
【針對新產階級的定位營銷】
做個情景模擬,傳統營銷是:你與你的客戶相對而坐,公司看一看潛在客戶說:好,你需要什么我就生產什么。然后把產品好處介紹給潛在客戶。
而新產階層定位營銷是:定位是從你的顧客開始,從顧客的心智開始。看一看客戶的心智中有什么?有沒有一個空洞?哪里有可乘之機,有什么地方可以使你成為第一家公司推出這樣的產品。
相比起傳統富豪,有著更好教育背景與國際化格局的新產階級,更有能力從“大款”升級成“大亨”,有著自己的品位與嗜好,有著更強的圈層意識與階級感。他們的生活方式代表了一種來于內心的社會認同與處世態度。
創新的時尚,會激活他們的潛意識,創新型時尚公司很大力量是在確定新產階級們想要什么(want),而不是試圖告訴他們你所需要的(need),在吸引品牌意識強烈而蔑視大眾市場品牌的新產階級人群方面,這種有刺激性的新品牌總會有長尾中的小眾追隨。于是在消費心理中就會產生三種人: 第一種人會突出他的潛在性格;第二種人會變成他“希望”成為那種人; 第三種人會變成他“不可能”成為的那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