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30
郵票是最大眾化的收藏品之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并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暴發了多次行情,1997年那波行情至今還讓人回味。但是,隨著股票、基金、黃金等投資工具的全面興起,郵票開始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這既有政策方面的桎梏,也有網絡迅速普及的原因,特別是郵票的收益率持續下降,原有的鐵桿集郵者和投資者紛紛轉向,導致其隊伍銳減,使其吸引力驟減,這也正是郵票多年以來無行情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其實,人民幣紙幣在1997年那波郵票大行情中也有不錯的表現,但與郵票相比還是個配角,參與其中的投資者并不多,而且呈現出典型的投機行情,對于培育紙幣收藏隊伍并未產生什么有效地推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民幣紙幣的價值開始逐步顯現出來,因為退出流通的人民幣紙幣就不會再向市場投放,這就使得品相絕佳且百連號千連號的品種越來越少,這就與越來越多的編年郵票涌向市場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前者的內含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某個收藏品是否能夠走出原有的瓶頸及擴大市場影響力,資金的多寡乃是一個具有決定性的關鍵因素,資金流向就是價值取向,而這幾年來人民幣紙幣收藏的逐步崛起,就正體現出了這一點;然而,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并付諸行動的收藏著或者投資者并不多,還處在一個非常有限的范圍之內。正是基于這一點考慮,人民幣紙幣的價值還處在一個相對萌芽的階段,行動越早,其收獲也就越多,這種情況已經在許多人民幣紙幣品種上得到了展現,特別是以車工與煉鋼工人為代表的第三套及以1980年與1990年貮圓為首的第四套人民幣紙幣,尤其令人稱道。
對于人民幣紙幣的價值認識,大家的第一出發點就是它承擔著支付的功能,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它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投資工具,并且這種情況還處在延續之中。一談到投資,不是股票,就是基金或者黃金,再不濟也是國債,沒有幾個人能想到人民幣紙幣還是投資對象。在眾多收藏品中,人民幣紙幣是離我們最近同時又是最遠的,說最近,那是因為我們每天都要與它打交道,再熟悉不過了;說最遠,那是因為我們都沒有把人民幣紙幣當作投資工具來看待,這種嚴重失衡的狀態,其結果就是與近在咫尺的財富擦肩而過,這并非夸大其詞,而是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實,只是大家的視野不夠開闊罷了。郵票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曾是炙手可熱的收藏品,參與投資的人群也不在少數,要不然也不會暴發影響到全國的超級行情;可,人民幣紙幣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但它所帶來的收益卻是驚人的。現在大家都在為高高在上的房價一籌莫展,因為一套普普通通房子的價格至少要在百萬元之上,但,如果你手里有3000張第三套貮圓車床工人五星水印紙幣的話,這根本就不是什么問題,因為其目前的市值超過300萬元,而其原始成本也就6000元,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按面額投資人民幣紙幣就是投資原始股,是沒有任何風險的,如果品種選擇得當并且能長期耐心持有的話,其收益往往會超出人們的想象。投資者在一級市場以1元或幾元的價格買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原始股,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通過二級市場進行申購的話,中簽率是極低的,即使是這樣,還存在著上市當天就跌破發行價的可能,由于股市越來越低迷,破發的情況已是層出不窮。如果投資者按面額投資人民幣紙幣,在任何時候都不存在著跌破面額的問題,從而確保本金的絕對安全,這是其它投資工具都不具備的,其中也包括被譽為最安全的國債。人民幣紙幣相對于股票、黃金、房子、藝術品等投資工具相比具有可選擇余地十分集中,且操作簡單易行的特點,不需要什么過深的專業知識。更不需要龐大的資金。第三套人民幣紙幣的中的壹圓女拖拉機、貮圓車床工人、伍圓煉鋼工人和拾圓大團結等品種,曾經隨處可見,我們有著充分的選擇余地和足夠的時間,但又有幾人能認識到它的價值,即使是認識到了其價值,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又有幾人能付諸行動并長期堅守呢!而這正是取得成功所必需付出的基本代價。收藏或者投資取得成功的一大要訣就是在平常中發現不平常,在不平常中發現平常,并且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而漫長的堅守更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