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救還是先知? 從五大投行近10個季度持倉量變化走勢來分析,2006年四季度是五大投行持倉量最高峰,從2007年一季度開始,持倉量逐步減少,直到今年二季度達到最低點。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持倉變化恰好與當時的中國股市走勢相逆。2007年,中國股市幾乎一個季度攀上一個高位,從2007年一季度的3000點,到二季度的4000點,再到三季度的6000點,然后逐漸跌至2000點上下。
五大投行提前減倉淡出中國市場,這一時間也恰好與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時間一致。五大投行的減倉,中國市場的漲跌,以及次貸危機掀起冰山一角、危機逐漸擴大,這三者間的關聯,只是巧合,還是確實存在某種邏輯關系?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認為,由于五大投行對市場敏感程度高,并且他們已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溢,所以存在他們提前預知了中國市場的變化而不斷減倉的可能;至于是否意味著其在中國市場撤回資金以自救,則還需要更多的數據與證據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