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忠安)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即將收官,上市公司員工工資收入情況也相繼公開化。據統計,受今年上半年CPI高位運行已整體下滑等影響,不少上市公司員工工資支出大幅下滑,但如此相反的是,也有上市公司員工工資支出占業績的半壁江山。
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接近尾聲,十家“周扒皮”上市公司也相繼出爐,在CPI不斷上漲的今天,這十家上市公司卻逆勢而行,大幅下調了職工的工資支出。其中降幅最大的豫能控股(001896),其職工工資相比去年大減九成。根據豫能控股半年報顯示,2008年1~6月份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1409503.18元,比去年同期的25585685.08元減少了94.49%,降幅位于上市公司之首,不過,該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則同比也下跌323.74%。工資支出大幅下降的還有ST中冠A(000018)、北巴傳媒(600386)、太極實業(600667)和東方銀星(600753)等等,以上公司員工工資支出之所以出現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同期利潤大幅下滑。不過,讓人看不懂的是,也有不少業績大漲的上市公司員工工資也大幅縮水。其中,宜華地產(000150)在凈利潤大漲261%的同時,工資卻縮水了近80%。
銀行工資支出大幅增加
相反,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的員工費用支出卻大幅上升。其中,中信銀行(601998)今年上半年的員工費用比去年同期多了1.5倍。上半年來國內14家上市銀行的員工費用共計1018億元,比去年同期多了252億元,平均增長近38%。由于“職工費用”主要用來支付員工工資、獎金和福利等各種費用,這也意味著今年上半年來,國內銀行員工比去年同期多了252億元的“費用”。中信銀行以142%的增幅位居各大銀行之首,北京銀行、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以96%、93%和58.67%的增幅緊隨其后。交通銀行的員工費用同比只增長46%,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這一數字分別為30.7%、20.56%和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