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指出,政府此舉意在恢復市場信心,市場在“春江鴨”帶領下已有所反應,短期有望企穩反彈,但維穩措施不改宏觀基本面趨勢,股市難有反轉機會,逢高減倉保持靈活性依然是首選策略。
當然,這并不是“政府救市無用論”。在金融市場出現信心崩潰時,政府出手,可以極大地提振市場信心,避免市場崩潰造成的巨大損失。香港政府在1997年的表現已經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國泰君安認為,此次政府救市正當時,未來可能還會有其他的政策利好頻繁出臺,更為深刻持續的利好在于提振經濟的政策,這會讓投資者徹底扭轉極度悲觀的投資預期。政府救市,價值投資者、產業投資者和反向投資者大量入市,市場突然性V型反轉,至少上漲50%-100%,隨后將進入個股分化階段。
千股漲停盛景誕生在全球經濟低迷之際,不能不說是一次壓抑已久的情緒宣泄。那么,當市場回歸理性之后,市場又將如何演繹呢?歷史經驗證明,股市復蘇最終還是要看經濟的臉色。
救市之后,如何治市也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