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恍如隔世--A股的風云變幻不禁讓投資者生出這樣的感慨。一年前的今天,A股股指正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占了上證指數的6000點高地,創出了6124點的歷史新高;而深證成指也在此之前的10月10日對20000點進行試探性的攻擊,并已經形成"合圍之勢"。 誰也沒有想到,多方軍團的洶洶氣勢其實已是強弩之末,之后形勢逆轉,在攻占新高的下一個月,多方失地就達到史無前例的近20%;爾后多方雖有掙扎,但空方牢牢控制局面,多方節節敗退,原來攻占的城池紛紛失守,如今僅剩三分之一……而空方至今還強硬地覬覦著多方剩下的城池。 不過,證券市場上多空雙方實力的消長,將隨著價量時空的變換而變化。經過一年來的暴跌之后,市場已是滿目瘡痍。而股價過分下跌,量能不斷萎縮,證券市場的向下空間也就不斷縮小,向上空間開始增大,投資有時正是這樣一個概率性的判斷。而從時間上看,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全球金融危機之下,各國均打出了救市牌,管理層態度也出現了180度轉變,對于還沒有完全脫離"政策市"的A股來說,這就有了多方轉圜的余地。歷史上看,A股市場上每次的多空轉換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也是技術分析派信奉拿來的"歷史會重演"這個金科玉律的原因,雖然以國人的思維方式,感覺這么簡單的說法難免陷入教條主義泥沼,因此來了個狗尾續貂:"但不是簡單的重演",給了分析者一個"對沖"犯錯風險的機會。但中庸后的這個金科玉律卻更加令人惶惑起來,讓人在實際操作中增添了更多的變數,分析起來也就更顯復雜。 目前的股市狀況也是這樣,雖然救市的"組合拳"不斷出擊,但不同于以往的是全球"金融危機"越演越烈,其造成的沖擊不斷深化,深受其害的公司不斷浮出水面,人心的惶惑更加加深了。因此,即使我國的證券市場只有短短的18年時間,幾次的熊牛更替期間幾乎可以等同于"遍地黃金"時期,但如今是不是也正處這樣的時期?我們只有把目前的現狀放在歷史的長河里進行考察,才能找出一個相對明智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