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2009牛(己丑)年賀歲銀條,發覺它不僅是民族歷史文化沉淀的重要載體,更是文化精神的寄托和哲學思想的折射,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首先,銀條的形制凸顯規整修長、均勻對稱,沿襲了古代黃金制品的習慣樣式,這樣的形制布局非常符合傳統倫理觀念,給人以簡潔剛直、雋永挺秀的感覺,體現了中國古代以簡潔為美的觀念。以銀質的本色表現“丑牛賜福,富足美好”的主題,追求其本身的樸素無華,利用貴金屬質地特有的材質美,通過材質、工藝、造型、修飾等形成典雅質樸、大方端莊的審美趣味。
其次,2009牛(己丑)年賀歲銀條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緊密相連,既是雕刻精湛的貴金屬鑄品,更是藝術品收藏品,體現的不僅是現代物質文明,也是更高層次的文化精神追求。因為在銀條的設計鑄造中,融入了非常豐富和多元的民族文化符號。譬如作為銀條主旨形象的“俯首牛”,就是來源于中國古代神話的圖騰文化。傳說蚩尤、神農氏(炎帝)都是以牛為圖騰的,《帝王世紀》曰“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蚩尤也是牛首牛蹄并有尖利的牛角的,正是這種神話的延續,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況且“俯首甘為孺子牛”取材于當代著名文化大師魯迅先生的筆下,從古代到現在的一條文化脈絡牽連的不僅是中華文化的傳承,對于民間的審美心理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譬如,印章、篆章是中國文人特有的一種符號標志,在我們今天見到的許多文牘、典籍、信札、書畫上,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印章和篆章,這些符號標志同樣也出現在牛年賀歲銀條上。譬如,中國的書法和古代漢語,是中國特有的語言方式和書寫方式,向世界講述著中國五千年的文明,這些也都在銀條上有所反映。包括銀條設計畫面上的“留白”也是反映了中國獨特的藝術智慧,凡此種種,無不是最富有中國色彩的文化符號,沉淀累積起來的文化內涵,已經不能用一套簡單的貴金屬鑄品來評價它,這種文化高品位深內涵厚的追求,恰是牛年賀歲銀條的經典所在。
然后,“賀歲銀條”這個系列本身其實也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內涵。“賀歲”文化是中國的一種特殊文化,當下的社會,“賀歲”已經超越了“辭舊迎新”的風俗內涵,是經濟和文化繁榮的直觀體現,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國民對于民族文化傳統的理性回歸。賀歲銀條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貴金屬收藏的品牌,就是文化創意的價值體現,既抓住了市場,也抓住了文化。一套五種規格的牛年賀歲銀條,不只是一套銀制長方形鑄品,從材質到浮雕,從書脊式裝幀到綬帶等等,涉及到復雜的工藝種類,將裝飾寓于造型之中,精練扼要,不失樸素大方,以清秀雅致見長,以簡練大方取勝,具有造型簡潔利落,淳樸勁挺,柔婉秀麗的工藝美,也把“賀歲”概念發揚得淋漓盡致,中國向為禮儀之邦,喜慶禮儀皆講究往來迎送,如此一款“賀歲銀條”當為人際之間的互通縱橫增添無比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