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紙幣收藏家徐楓先生的指點,我萌發了收藏紙幣的欲望。怎樣收藏紙幣呢?徐老告訴我,要看看工具書,根據工具書介紹的紙幣特點和指導價格到市場上親自實踐一下。
回家后,我拿出徐老送我的那本《日偽政權銀行貨幣圖鑒》仔細閱讀起來。從書中我了解到每種紙幣的右上角都標明了當時日本的標價(以日元計),圖鑒中的樣幣的右上角都根據當時我國實際情況,將紙幣按稀缺程度分為五個星級。一星級為容易收集的普通品,二星級為較少的品種,三星級為少見品,四星級為稀缺品,五星級為珍稀品。并根據紙幣稀缺程度提出大致相當人民幣的價格。
從這本書介紹的情況,我了解到紙幣的星號越多越稀見。有了這個底,我就打聽哪有賣紙幣的。當得知復興門外禮士路附近一個小花園內有一個自發的錢幣交易市場后,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就第一次“下水”了。在錢幣交易市場,我看到攤位不少,有賣古錢幣的,有賣紙幣的。我不敢涉及其它銀行的紙幣,因為我不了解它們的稀缺度和市場價格。我只好找《日偽政權銀行貨幣圖鑒》中標有的紙幣試著詢問價格。當時紙幣市場是自發的,收藏紙幣的人還不很多,一般價格和書上介紹的相差也不太大。于是凡遇到價格在10元以下的一、二星級紙幣我就買。在買的過程中,有人告訴我,你多買幾種還可以便宜。這樣我就悟出了一個竅門,只要條件允許,一次多買幾種,把價格往下壓得越低越合算。
第一次上市場我就買了十余種紙幣,平均每種不到5元錢。
記得第二次我去錢幣市場時,看見十幾個人圍著一個戴眼鏡、個子不高的人。我以為是交換什么好錢幣。湊過去一看,只見那人拿著筆正在給大家往書上簽名呢!一打聽,原來此人叫趙隆業,人稱趙老師。他是和徐楓先生合著紙幣工具書的作者。我再一看,簽名的那本書,是新出版的《舊中國國家銀行紙幣圖錄》。我急忙買了一本,趙老師也欣然給我題了“雅趣趙隆業”五個字。
隨后,我又陸續購買了徐楓、趙隆業合著的《人民政權貨幣圖錄》、《中國各省地方銀行紙幣圖錄》、《中國商業銀行紙幣圖錄》等書,使我受益很深。隨著藏品的不斷增加,為了豐富收藏紙幣的信息和知識,我又購買了北京錢幣協會編著的《中國紙幣標準圖錄》等一批紙幣收藏工具書。
有了工具書,怎樣使它為收藏紙幣服務呢?通過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要了解和掌握書中介紹的紙幣發行的年代、歷史背景、印刷單位和紙幣圖案、顏色、票幅尺寸及相關特點。購買時,要仔細觀察紙幣的這些特點與書中介紹的是否相符。這對于初涉收藏領域的人是必須的。否則就會買到假幣和臆造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