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8年4月上旬出版的第七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發行時間最早的人民幣是:1948年12月1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發字第一號“關于發行人民幣的通告”,明確發行了人民幣五十元和十元券別。
流通時間最長的人民幣(紙幣)是:第三版,從1962年4月15日至1996年3月1日(銀行只收不付)。流通時間最短的人民幣(紙幣)是:第一版,從1948年12月1日至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
規格最大的人民幣是:1957年12月1日發行的10元券(210mm?5mm)。
[upload=jpg,規格最大的人民幣.jpg]UploadFile/2008-4/200841926668324.jpg[/upload]
規格最小的人民幣是:1953年3月1日發行的1分券(90mmm?2.5mm)。
[upload=jpg,規格最小的人民幣.jpg]UploadFile/2008-4/2008419263223297.jpg[/upload]
面值最大的人民幣是:1953年12月發行的伍萬元券(兩種)。
面值最小的人民幣是:1955年3月1日發行的1分券。
面值與版別最繁多的人民幣(紙幣)是:第一版,從1948年12月1日起發行,總共有12種面值,62個版別。
面值與版別最少的人民幣(紙幣)是:第三版人民幣,從1962年4月15日起發行,總共有7種面值,9種版別。
面值20元面額是:第五版人民幣第一次率先面市。
最先印有少數民族文字的是人民幣第一版,1951年5月17日發行的5000元。
最先使用盲文的人民幣是第四版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
最先印有“開國大典”圖案的人民幣是:1999年9月20日發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紀念鈔”(發行數量為6000萬張)。
[upload=jpg,最先印有]UploadFile/2008-4/2008419265715337.jpg[/upload]
最先發行三聯形式50元紀念鈔的是:人民幣第五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紀念鈔。發行量為5萬套。
最先單獨采用毛澤東主席頭像的人民幣是:第五版人民幣。
最先發行的塑料鈔票是:迎接新世紀塑料紀念鈔。
總之,錢幣的文化知識內容極其豐富多彩,確實是個道不完、說不盡的課題。以上,只是筆者參閱平時收集的部份有關資料,研究整理和概述的一些淺見。更深層次、更廣泛、更有特點的錢幣的文化內涵,有待愛好者們不斷共同研究、挖掘。
作者為昆山金銀珠寶行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