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為各種收藏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一些大中型城市都相繼建立起比較規范的收藏品市場或郵幣卡市場,可謂“盛世收藏”。
由于工作的緣故,我常出差。為了不放過收藏紙幣的機會,每到一地,再忙,哪怕是利用中午飯后的時間,也要想辦法光顧一下幣市。你別說,有時候還真有意外的驚喜呢!
記得1994年我到陜西財經學院出差,辦完事后,就一個人跑到郵幣市場轉。看了半天,除郵票之外,沒有幾個攤上放有紙幣的,使我不免有些失望。這時一位攤主主動問我:“師傅,您想買什么郵票?”我說:“我不買郵票,我想買舊紙幣。”他用手指向一個挎著帆布包的中年男子對我說:“他就有紙幣。”經了解,這位中年男子也是一位紙幣愛好者。他今天來這里是等一個人,想出讓一組陜西省銀行發行的輔幣券,約的是上午10點鐘,可是等了半個多小時還沒見人來。我說:“能不能把這組紙幣給我看看。”他說:“不行,我跟那人說好了。”這時那位攤主不解地朝他說:“你這人挺死心眼的,賣給誰不一樣。”等到上午11點鐘,他約的那個人還沒露面,他見我一直陪他等人,就自言自語地說:“我等你,你不來,可不是我失信喲。”說著從帆布包里取出一本紙幣收藏冊來,把那組紙幣拿給我看。我一看這組紙幣共有1角、2角、5角三種面額,是在原富秦錢局紙幣上加蓋陜西省銀行字樣,于1938年發行的。 2000年的夏天,我出差到云南昆明。在昆明錢幣市場我曾多次購到過舊中國云南省銀行發行的較為稀缺的紙幣。這次又有機會來昆明,自然也要找機會光顧一下幣市了。一個下午,我興沖沖地來到幣市,由于不是周末,顯得有些冷清。轉了幾個攤位,一無所獲。往前走時,只見幾個人正在圍看紙幣,我湊過去一看,只見一人手中正拿著云南富滇銀行幾張50元舊鈔欣賞,聽他們講,持幣人剛從一個農民手中以700元一張購到的。這張紙幣是富滇銀行1927年發行的,由于種種原因,這種紙幣一般很難見到了。我試探著詢問那個持幣人,能不能出讓一張給我,那人看了我一眼對我說,“行啊,1500元一張”。我心想,700元一張買的,轉手就漲了一倍多,夠黑的。但我盤算如果碰見不買,恐怕就難有機會了,于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以1300元的高價買了一枚。
圖為2000年夏天,花費1300元買的舊中國云南省銀行發行的50元紙幣。
[img]http://www.chinagoldcoin.net/qyhy/2005-2-28/tu1.jpg[/img]
看到這組紙幣,我仿佛記得在徐楓、趙隆業先生編著的《中國各省地方銀行紙幣圖錄》中見過圖樣。我急忙取出隨身攜帶的書來一查,書中只有1角、2角紙幣的資料,并沒有記載5角券的資料。我心想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把5角券和1角、2角券進行了比較。只見紙幣設計風格是統一的,圖案是統一的,加蓋字體是一致的,連鈔票用紙也都是一致的。當我確定此組紙幣系真鈔無誤后,就毫不猶豫地把它買下了。事后,我了解到那張5角券是徐楓他們編錄時遺漏的。
這枚紙幣印制比較粗糙,是由云南官印局印制的。票幅125mm×171mm,在云南富滇銀行行名下,標有伍拾圓的面額,左右兩側是國民黨黨旗和青天白日滿地旗。在兩旗內側標有“民十六年”,“通用銀元”字樣。據有關資料介紹,由于當時紙幣發行過濫,導致大量貶值,面額10元的紙幣只能相當于國家銀行的銀元兌換券1元,更談不上兌換銀元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國民黨及其地方政府發行紙幣毫無信譽可言,他們大量發行紙幣只是搜刮民財,吸民血汗,供他們反共打內戰而已。難怪兩年之后,他們不得不改頭換面,又以“富滇新銀行”的名義發行新鈔了。(《金融時報》王敬東)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5-2-28 20:21:45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