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通常是世界各國貨幣中最小的面值,很多人會認為,一分幣微不足道,但在收藏領域,許多人為了幾枚奇特的一分幣花了不少精力與財力。
美國曾出現過3次引起很大轟動的一分幣事件。第一次發生在1942年,當時正值“二戰”,美國銅材奇缺,不得不暫停生產銅質一分幣,改用鐵質,美國生產銅質一分幣有100多年歷史,惟有這一年例外,而且數量不多,由于它與眾不同,竟然身價百倍,成為錢幣收藏熱門,價格遠遠超過了銅質一分幣。美國第二次、第三次一分幣事件分別發生在1955年和1972年,這兩年美國生產一分錢的造幣廠,在打制工作母模時,各有一副銅模出現微小錯位,生產調試模具和檢驗的工人又疏忽漏檢,打出了一批疊印的一分幣。這兩種一分幣的價格因此上升了一萬倍,真是“造幣廠的失誤造就了收藏者的財富”。
中國內地一分幣珍品出現在1981年,這一年我國流通幣比較豐富,人民銀行沒有發行一分幣,但為了滿足旅游紀念的需要,上海造幣廠特制了5000枚一分幣,專門裝幀配套后投放市場。由于5000與上億流通幣的比差近萬倍,1981年一分幣竟成了現代幣皇后,價格上漲7萬倍。
香港的一分幣又稱為一仙,1941年英國當局生產了500萬枚一仙流通幣裝船運往香港,不料途中該船被戰火截擊沉沒,船上裝的500萬枚一仙幣全部沉到海底,事后英國當局也沒有采取補救措施。就這樣,先期在香港見到的絕少數的1941年一仙硬幣,很快成了收藏家的爭奪目標,目前這枚硬幣的市場價為2.5萬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