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 作者:三 泥 盡管近來紙幣市場處于較低迷的狀態,但第一、二版人民幣等板塊中的優質品種卻仍在逆勢上揚。尤其是第一版人民幣里的不少強勢品種,其市價甚至還大大超越了1997年幣市高潮時的價格。 從壹圓券至伍萬圓券,第一版人民幣共有12種面額、62種版別,據圈內人士保守估計,若想全部收齊全新挺版的第一版人民幣,總價值已達到200萬至300萬元以上。其中不少品種近年來漲幅驚人,如:伍元面額“水牛圖”最新市場價為1.5萬元,而1997年時僅為4000元;伍佰圓“正陽門”市價1萬元,而1997年時僅為3300元。目前,第一版人民幣的價格與1997年相比,可謂天翻地覆——壹仟圓“耕地”市價1.4萬元;伍千圓的“蒙古包”盡管現無全品存世,但其市價仍然高達50多萬元;尤其是第一版人民幣中的最珍貴品種壹萬圓“牧馬圖”在1997年時約10萬余元,而目前已升到了70多萬元。 近期錢幣交易市場上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早中期人民幣收藏升溫現象呢?究其原因,首先是第一版人民幣品種繁多,對廣大集幣愛好者有較大的吸引力,但該套人民幣的存世數量、特別是品相上佳的卻很少,沒有大量貨源供市場炒作,尤其是其中的珍稀品種只會因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損毀,因而其價格的穩定性大大優于近年來發行的各種錢幣品種。其次,目前第一版人民幣中的不少中低檔品價格與同一時期發行的郵票和連環畫等其他收藏品價格相比還明顯偏低,因此其后市升值潛力較大。再次,近幾年通過各種媒體的持續介紹,集幣愛好者識別早期真假人民幣的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贗品的特征經常被曝光,使其難以蒙混過關,特別是參加各種錢幣拍賣的第一版人民幣珍品的質量又有所保證,從而增強了投資者買進的信心。 業內人士提醒泉友,如果想收集第一版人民幣,一定要量力而為。可有意識地先從第一版人民幣中價格相對較低、存量相對較多的小面額券開始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