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全國31個省區市以及香港和澳門地區共開設奧運會特許商品零售店超過6300家,銷售12大類8000余款奧運特許商品。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奧運特許商品專賣店里,記者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僅中午半小時之內,顧客購買的奧運商品就將近20件,包括徽章、工藝品、文具、毛絨制品與玩具、服裝服飾、陶瓷等品種,其中福娃玩具就將近10個,最受市民寵愛的當屬紅色的“歡歡”。 據了解,在眾多的奧運商機環節上,吉祥物是奧運市場開發的一大核心元素,從以往的奧運會來看,吉祥物體現了驚人的商機。2000年,悉尼奧運會設計的3個吉祥物澳莉、賽德、米利,銷售額高達2.13億美元;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吉祥物雅典娜和費沃斯也創利2.01億美元。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是5個“福娃”,是歷屆奧運會吉祥物最多的,這5個可愛的形象,從誕生之日起就深受市民的喜愛。 北京居民和外來游客對奧運紀念品的購買熱情日益高漲,相關商品出現持續熱銷勢頭,也帶動稅收出現增長。1月~7月,奧運金幣、奧運紀念幣及奧運福娃分別實現銷售收入16.2億元、6.4億元和0.12億元,從事奧運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中國金幣總公司、北京驍天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及北京凱藝玩具有限責任公司上繳國、地稅稅款合計2.12億元。其中奧運紀念幣和奧運金幣的表現均十分搶眼,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了5.74億元和3億元,上繳稅款共增加1.06億元,增幅高達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