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收藏品中,紙幣因為藏者眾,被視為"大眾收藏"。雖然收藏紙幣看似門檻不高,但想藏精藏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省錢幣收藏愛好者陳廣泉一句話,點出了藏的訣竅:"懂"字是關鍵。
說到"懂",陳廣泉講,藏家得對目前紙幣市場和我省收藏情況有個大致的了解,這叫"把握大局"。"石家莊的錢幣市場和北京、上海等地比較起來,差別在于沒有形成規模,大部分的收藏者都比較保守。藏家目的不一,有的購進是為了投資,這部分人會不斷將藏品買進賣出;有的則出于收藏考慮,目光總盯在自己的缺貨上。"聽聽行家的談話,就知道做到"懂"真的很難。就拿不斷變化的市場行情來說,你得不斷去了解、掌握,比如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目前市場價格已達200萬元左右,但其中每一張的價格也要心中有數。當然,真正做到"懂",還有很多專業方面的問題,需要收藏者能夠去辨別,去領悟。
☆版別之別
紙幣印刷有很多版別,多是采用平、凹、凸三種版型相結合進行印刷。印刷技術大多使用接線印刷、膠版迭印、雙面對印、花紋對線等特種技術,那這些印刷方式和技術是什么意思呢?
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發展而來,因其制版及印刷有獨特個性,同時在工作上亦極為簡單,且成本低廉,故在近代被專家們不斷研究與改進,而成為現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其手感方面,票面手感光滑,無凹凸感。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模具是用鋼板雕刻而成的,模具上的線條是凹下的。印刷時線條中的油墨轉印到紙上,形成凸出于紙面的花紋和圖案,立體感很強。由于鋼板的雕刻難度非常高,不易仿造,所以凹版印刷經常被用于鈔票、證件等防偽要求高的印刷品。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和凹版剛好相反,印版著墨部分上凸,印版上的圖紋高于版面,印刷時,在圖紋部分涂墨后,復紙加壓,油墨即從印版轉移到紙面上。凸版印刷的產品具有線劃整齊,筆觸有力等特點。現在大家對錢幣上所說的凸版印刷,其實不是真正的"凸印"和"凸版"。真正的"凸版印刷"工藝目前一般不能印刷復雜圖形,在紙幣上只能用于打印流水號碼,不能印刷文字和圖案。
接線印刷:采用特制機器印刷,特點是鈔標的圖案花紋能夠完成多種顏色的接線,而且多色線條十分準確地銜接,不同顏色交接處,既無空白又不重疊。接線可以干膠印接線,也可以凹印接線。
膠版迭印:這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印刷技術,即用幾種顏色油墨在一次套印的基礎上,再用幾種顏色迭印,這樣就形成了多種顏色。這種印刷一般用在小方塊的裝飾圖案上。比如,原來一個小方塊上印的是藍花,再迭印上紅色,就變成紫紅色了。如果幾種顏色的小方塊再經過迭印,看上去五彩繽紛,鮮艷奪目。
雙面對印:在印制鈔票時,正背面對印規矩精確,這也是比較高的印刷技術。這種方法目前僅限于膠版、凸版印刷上。
花紋對線:這是底紋印刷的一種新工藝。
☆包裝術語
紙幣通常會說到一刀、一捆、一條、一包、一麻袋、一箱、原捆、整捆、原箱、整箱、連號、跳號等詞語。這些是什么意思?
一刀:為100張連號紙幣;一捆:為1000張連號紙幣;一條:為5000張連號紙幣;一包:為10000張連號紙幣;一箱:為1元的40000張連號紙幣,或1角2角5角的50000張連號紙幣,5元和10元的25000張連號紙幣,50元和100元的20000張連號紙幣;一麻袋:為10包分幣;原捆:是指原包裝,包裝皮破裂不大,無法將紙幣拿出來的那種破裂;整捆:是指保證千連,而且刀簽未斷裂,并用塑料袋重新包裝了一遍,稱為整捆,又稱為后封千連;原箱:是指鉛封未開;整箱:是指原箱的把鉛封打開了,但里邊的東西未動,稱為整箱;連號:是指號碼相連的若干紙幣;跳號:是指在號碼相連的若干紙幣中有1枚或幾枚號碼缺少未能連貫的紙幣。
☆紙幣品相
為了對市場上人民幣紙幣品相劃分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藏界依據人民幣紙幣票面污染、堅挺、票角磨圓、折痕和斷裂以及缺損程度情況,參照國內紙幣收藏專家的觀點,并借鑒國際上的劃分標準,把人民幣紙幣的品相劃分為九等,并根據國內集幣者的習慣稱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