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17日,香港公益金發行《新拾元鈔票公益珍藏版》1組,截至2003年6月30日,共募集資金港幣4908481元。2007年11月20日,第2組開始發行。從該網站2002-2003數據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 公益金連卡佛購物樂慈善券及新拾元鈔票公益珍藏版其中未獲贊助之獎品及拾元鈔票的成本,總數為港幣2476500元。
2、 公益金連卡佛購物樂慈善券及公益金屋村慈善獎券未獲贊助之獎品的成本為港幣151320元。其中公益金屋村慈善獎券未獲贊助之獎品的成本反映在2001-2002年度撥款基金收入與支出帳表內,公益金連卡佛購物樂慈善券未獲贊助之獎品的成本反映在2002-2003年度撥款基金收入與支出帳表內。
從以上得到的數據中,無法得知公益金連卡佛購物樂慈善券未獲贊助之獎品的成本的具體數目,但我們可以知道公益金連卡佛購物樂慈善券未獲贊助之獎品的最大成本不會超過港幣151320元。則可以得出鈔票的成本至少為2476500-151320=2325180元。
下面考慮第一個問題,目前香港10元的鈔票編號為6位數字,每個冠號最大編號為999999,換成大張就是30000大張,為何這批鈔票冠號最大不是999999而是900000?因為每大張印45單張,要出現999999號碼就需要印制30000大張,在30000大張的號碼印制完成后統一進行剪裁,這樣在成本上有巨大浪費,從成本考慮,這2組公益鈔票實際每組只印制了20000大張,最大號碼900000。這點從號碼編排表可以看出,還可以從2007年11月20日發行的塑料公益鈔特殊號碼的最大號碼888999得到了驗證,沒有出現號碼999888和999999。
我們現在解決第二個問題:第一組紙質拾元鈔票的成本至少為22325180元,這些成本是什么成本?按照目前大家流行的說法,第一組紙質拾元3連體發行了3萬套,6連體發行了1.5萬套,45連體發行了1500套,這些連體一共包含單張的數目為30000×3+15000×6+1500×45=90000+90000+67500=247500,面值為2475000元。推算出的面值數看似與成本相差不大,但忽視了1個細節,這個細節就是目前發現的1組3連體鈔票的開頭2位數字是81、82、83,84、85、86,87、88、89,這些號碼剛好在號碼編排表的紅色、紫色和藍色區域,很顯然,這些鈔票是從每大張鈔票的最右側剪裁下來的,3萬套3連體剛好需要印制1萬大張,經過裁剪剛好是3萬套3連體。還有目前發現的6連體的號碼區域位于號碼編排表的綠色和黃色區域,是從整版中裁剪了部分,1.5萬套6連體至少需要印制7500大張,但鈔票的號碼是連續的,要保證滿足裁減需要并滿足號碼連續,第一印刷大組還是需要印制1萬大張。這樣加起來剛好是2萬大張。前文說過2萬大張包含單枚鈔票90萬張,面值900萬。這樣有人就會認為香港公益金僅僅換取了部分鈔票用于活動,因為第一組紙質拾元3連體、6連體、45連體、面值為2475000元,與年報中的最少成本2325180元相差不多,客觀考慮下,實際情況也應該是這樣。
接下來,第3個問題產生了,剩余下的鈔票呢?從上文得出的結論是1組一共印制了20000大張,然后按照要求進行剪裁。第一印刷大組用于6連體的大張為7500大張,按裁剪的方式分析,36-44區域(紅字)肯定被剪裁成3連體,數量應該為22500套。還有00-17和18-29區域(籃字)可能裁剪成3連體60000套或6連體30000套。第一印刷大組剩余的2500大張,則可以用于制作整版鈔。第二印刷大組目前確定81-89區域是3連體,剩下區域可能是3連體12萬套或6連體6萬套。這樣可以推出整版最多2500套,6連體至少1.5套,最多10.5萬套,3連體至少3萬套,最多21萬套。考慮到特殊號碼和生日號,實際數量肯定小于最大數。這樣整版鈔數量比網上傳說數量最多多1000套,6連體最多多9萬套,3連體最多多18萬套,這些連體的去向是我們關心的。一種可能性全部銷毀,從成本考慮,用于活動的連體在全部印刷數量的占比不大,剩下是大量,全部銷毀,可能性不大。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封存在發行庫中,這種可能性較大。剩下的這些連體,香港金融當局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已紀念鈔的形式對外發行。1組先說到這里,下面談談2組。2組同樣印制了20000大張,目前發現的3連體號段都是在第2印刷大組,因為2組沒有6連體,所以第2印刷大組可以裁剪3連體最多15萬套,剩下第1印刷大組全部是整版鈔,數量最多10000套,這與網上傳說數量相差較大,整版鈔多了9000套,3連體多了12萬套,這些鈔票去向同樣有2種可能。從成本考慮,全部銷毀的可能性不大。
![](http://cnc.coinsky.com/upload/bbs/312/312988_70479ec8d0909165bd174498b7ba3c65.jpg)
![](http://cnc.coinsky.com/upload/bbs/312/312988_7bd67994e3b58ca7b85bf4c4739debd3.jpg)
還是上面的問題,剩余的連體那里去了?在香港公益金網站2005-2006募捐年報中顯示
![](http://cnc.coinsky.com/upload/bbs/312/312988_c8e48397edb7a79795e0ecf7f55d435b.jpg)
45連體的這次募捐活動募捐港幣50-80萬之間。是原來的整版鈔沒有出售完重新出售,還是使用了第一次活動沒有使用的剩余部分,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個2005-2006年度的活動說明了一個問題:香港公益金沒有承諾這2批連體鈔在募捐活動結束后,以后募捐活動不會發行,換句話就是香港公益金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始終沒有以官方的身份公布連體鈔的具體發行量,目前網上流傳的發行量都是基于隨連體鈔一起的公益收據的編號。公益收據的編號是可以說明對外銷售了多少,并不代表印刷量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發行量。不排除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后采用其他形式,再度將2批連體鈔裝禎后重新發行。公益收據的編號只表示這次活動中銷售的數字,而非連體鈔的實際發行量。舉個例子,1997年4月2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公告(全文后附)。這個公告值得注意的是,限量發行針對的是紀念幣首日封,不是針對紀念幣。為何這么說呢?因為如果限量針對紀念幣,那么為何在1997年紀念精鑄套裝中再次出現,光1997年紀念精鑄套裝精制的發行量就有97000套,普制的還沒算,這明顯有矛盾呀。因此可以肯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公告中發行量不是針對紀念幣而言的。
綜上所述,1、2組拾元鈔票公益珍藏版的發行量大于其銷售量,其發行量絕不可簡單的已收據作為發行量統計的依據。
附錄:
發 行 青 嶼 幹 線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香 港 金 融 管 理 局 ( 金 管 局 ) 今 日 宣 布 推 出 青 嶼 幹 線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 該 套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是 由 金 管 局 代 表 政 府 發 行 , 以 紀 念 青 嶼 幹 線 啟 用 。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由 一 九 九 七 年 四 月 二 十 四 日 ( 星 期 四 ) 起 至 五 月 一 日 止 可 供 申 請 認 購 , 申 請 表 格 連 同 有 關 廣 告 由 明 天 起 刊 載 在 各 大 報 章 。
這 是 香 港 首 次 發 行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 首 日 封 內 附 有 一 枚 刻 上 吊 橋 圖 案 , 象 徵 主 權 回 歸 、 順 利 過 渡 的 新 鑄 拾 圓 紀 念 幣 。 首 日 封 上 更 附 有 以 青 嶼 幹 線 為 設 計 圖 案 的 紀 念 郵 票 及 蓋 有 一 九 九 七 年 五 月 十 八 日 的 特 別 郵 戳 。
金 管 局 發 言 人 說 : 「 這 套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全 球 發 行 量 僅 為 五 萬 套 , 其 中 香 港 僅 佔 三 萬 套 , 極 具 珍 藏 價 值 。 」
在 香 港 公 開 發 售 的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每 套 售 價 為 港 幣 一 百 八 十 八 元 , 可 供 市 民 申 請 認 購 。 申 請 截 止 日 期 為 一 九 九 七 年 五 月 一 日 ( 星 期 四 ) 。 每 名 香 港 身 分 證 持 有 人 只 可 認 購 一 套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
如 出 現 超 額 認 購 的 情 況 , 會 進 行 抽 籤 。 成 功 申 請 者 將 會 接 獲 郵 寄 通 知 , 並 可 於 五 月 二 十 二 日 *青 嶼 幹 線 正 式 通 車 之 日 起 在 指 定 之 換 購 地 點 購 買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
出 售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所 得 收 益 , 在 扣 除 發 行 費 用 後 , 將 會 用 作 資 助 公 益 項 目 。
編 輯 注 意 :
紀 念 幣 首 日 封 相 片 將 會 經 政 府 新 聞 處 郵 箱 發 出 。
發 稿 : 香 港 金 融 管 理 局
日 期 : 一 九 九 七 年 四 月 二 十 三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