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兩張舊幣竟然賣了1500元錢!弊蛱欤蠌埖膬蓮埮f幣讓廈門郵幣卡市場熱鬧了好一陣子。是什么東東這么值錢?原來是改革開放初期發行的外匯兌換券。
收藏專家告訴記者,外匯兌換券的“身價”現在在收藏市場上可是日益看漲,備受收藏者的追捧。
特殊時期的“準貨幣”
說起外匯兌換券,很多老廈門都很熟悉。廈門貨幣文化館館長陳鷺星告訴記者,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外幣不能在大陸直接流通使用,中國人民銀行于是從1978年起開始發行外匯兌換券,供外國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等兌換使用,是在國內指定范圍內同人民幣等值流通的票券。
外匯兌換券可謂是改革開放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隨著形勢的發展,外匯兌換券完成了歷史使命,從1995年6月30日起停止使用,退出了流通領域,也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不過,雖說退出了流通領域,但外匯兌換券的“身價”卻在收藏市場上日益看漲,備受收藏者的追捧。
價格近年來一路躥升
“外匯兌換券的‘身價’從退出流通后便一路扶搖直上,特別是近年漲幅較大。”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丁建南告訴記者:一套全品外匯兌換券目前市場最新價已飆升至3500元上下,較2000年上漲近3倍。
其中,漲幅最大的要數1979年發行的伍拾元券(票面圖案為桂林山水象鼻山),目前市場最新價為1580元,較其面值足足翻了30多倍。
此外,票面圖案北京天壇的五角券目前的市場價已漲至9元左右;圖案為長江三峽的拾元券現在能賣到100元;圖案為萬里長城的百元券(79版)價格則升到了1000元左右。
據介紹,由于外匯兌換券停止使用后,被大量收回集中銷毀,目前存市量已非常稀少。
適合中小投資者收藏
“外匯券是新中國成立后惟一與人民幣并行流通的貨幣,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貨幣,這在新中國貨幣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标慂樞歉嬖V記者:外匯券全套共有7種面值9種版別,圖案均以我國名勝古跡為畫面,票面上的“中國銀行(5.90,0.03,0.51%)”四字為大文豪郭沫若題寫,具有很強的藝術品位和收藏價值。
廈門錢幣協會理事白建群也表示,外匯券在我國前后流通了近15年,目前散落在民間成批量的全品相兌換券非常少見。與前三套人民幣相比,兌換券是屬于那種券種較少、價格較低的錢幣收藏品;同時,兌換券防偽性極好,市場上贗品很少,很適合廣大中小錢幣收藏者參與投資。
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