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幣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萬元券4種、5萬元券2種。
20元券第2版萬壽山(甲)和20元券第7版萬壽山(乙)、50元券第2版火車大橋(甲)和50元券第3版火車大橋(乙)、50元券第4版列車(甲)和50元券第5版列車(乙)、100元券第3版萬壽山(甲)和100元券第4版萬壽山(乙)、100元券第6版北海橋(甲)和100元券第7版北海橋(乙)的圖案相同,顏色不同。
1000元券第1版耕地是惟一一枚狹長幣,規格為150毫米×62毫米。除此之外,票幅規格長寬比例都是2∶1左右。
5元券第3版牛是惟一印有“光華印刷廠印制”手寫體字樣的幣種。
500元券第6版瞻德城、1000元券第6版牧馬、5000元券第4版牧羊和10000元券第1版駱駝的背面印有維文“中國人民銀行”字樣。
5000元券第3版駱駝和1萬元券牧馬的背面印有蒙文“中國人民銀行”字樣。
現在看起來,石雷老先生57年前真是有先見之明。在1948年12月1日上午9點中國人民銀行委托平山縣銀行發行第一批人民幣的時候,這個當時的華北銀行發行科科長就留了個心眼,近水樓臺地把第0000001號券收藏了起來。
那批紙幣都是50元券,而在當時,1元人民幣就可以買到30斤(1斤合0.5公斤)小米,5元錢就夠一家人生活一個月。
現在,石雷留下來的那張早已在流通中作廢的人民幣可值了大錢了。據說,曾經有人想出價100萬元人民幣(約合12萬美元)收購,但老頭根本不打算賣。
如果說第一批人民幣50元券的第0000001號因為是枚孤品,理應值這么多錢的話,那么第一批人民幣的其它券種同樣值這么多錢肯定會嚇你一大跳。實際上就是如此,比如,在1997年時,第一批人民幣中圖案為牧馬的蒙文版全新萬元券的市場價就是100萬元。
不過全新的牧馬人萬元券現在非常難得,因為在那個時代,人民的生活還很困難并且沒有什么收藏意識,極少有人會把錢幣不當作通貨使用而擱在箱子里保留下來,而八九成新的券價格基本就要打個對折了。
1997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曾一次性拍賣過60張9品的第一套人民幣,結果以48萬元成交。
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盡管從1元到5萬元有12種面值、62個版別,但留存至今的并不多。北京半導體器件五廠廠長劉文和估計,現在能見到的最多的一種不過2000張,最少的可能只有五六十張,因此全套幣目前在全世界也不會超過60套。
現年58歲的劉文和是北京市錢幣協會常務理事,收藏有一整套第一套人民幣,被稱為“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收藏大家”。他是從1980年代末開始收藏這些東西的。“當時很便宜,每張才幾塊錢。”他說。
劉文和在國內見過十幾套完整的第一套人民幣。他表示,根據2002年的統計,全球留存下來的第一套人民幣中,維吾爾文版瞻德城圖案500元券有51張,蒙文版蒙古包圖案5000元券有59張,蒙文版牧馬人圖案1萬元券有55張。
這3種券是今天最難收集到的第一套人民幣券種。它們與駱駝隊圖案的1萬元券被市場并稱為“絕品四珍”。
由于票樣難以找全,國內過去沒有發行過與第一套人民幣有關的紀念藏品。不過現在,全套第一套人民幣純銀微縮珍藏冊已經在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制作完畢,并將于15日起在北京王府井工藝美術大廈和菜市口百貨商場首發,預計發行價會超過1萬元。
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的市場地位與其傳奇般的政治經歷有關。它是在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的同時開始發行的,由于當時中共還沒有在全國完全奪取政權,因此也被稱為“新中國戰時貨幣”。
在迄今為止發行過的所有5套人民幣中,第一套人民幣的流通時間最短,在發行后的第6年零3個月,也就是1955年2月21日即被宣布收回。同年5月10日,它喪失了貨幣的使命,人們開始使用第二套人民幣。
新政權為回收舊幣在全國分設了7.3萬個專門機構,而且據說僅100天就收回了全部流通量的98%。劉文和推測,第一套人民幣的最大發行量為72億張。
第一套人民幣在很大程度上肩負著政治使命。曾親歷第一套人民幣印制工作的張忠說,它的發行“對清除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統一全國各解放區貨幣、支持人民幣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和建國初期的經濟恢復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76歲高齡的張忠以前在北京印鈔廠工作。
工人和農民、施肥、運輸等與經濟建設和人民的生活場景有關的圖案和特殊時代背景下的諸如“解放全中國”、“擁護毛主席和平條件”、“自力更生”等暗記是第一套人民幣的設計特點。如今,50多年過去了,人們從這些畫面和暗記中還能強烈感受到新中國建國初期那種欣欣向榮的氣象。
不過由于時代條件所限,當時印制人民幣往往就地取材,既有石印、膠印,又有凸印、凹印,還有凸凹合印、凸膠合印,且印版都是手工制作。據劉文和初步統計,全國那時共有21家印刷廠在印人民幣,它們不但版式不同,所用的油墨和紙張也大相徑庭——除了國產專用印鈔紙、進口鈔票紙和道林紙外,甚至還有毛邊紙。
這種雜亂的狀況幾乎體現在各個方面。例如,按規定,所有的人民幣在正背面都須標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但后來佳木斯印刷出產的1000元紙幣背面卻沒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這被認為是當時通訊條件不便造成的。
印刷點的分散和版式的不統一無疑增加了第一套人民幣收集的難度。而且,有一部分版別的第一套人民幣發行和流通數量非常少,像惟一的耕地圖案狹長幣1000元券第1版、惟一印有“光華印刷廠印制”手寫體字樣的牛圖案5元券第3版、背面印有維文“中國人民銀行”字樣的瞻德城圖案500元券第6版、牧馬圖案1000元券第6版、牧羊圖案5000元券第4版、駱駝圖案1萬元券第1版、背面印有蒙文“中國人民銀行”字樣的駱駝圖案5000元券第3版和牧馬圖案1萬元券。
這顯然決定了它們今后的價值。目前,第一套人民幣中的貴族大致包括5元水牛圖,20元打場圖,500元瞻德城圖,1000元馬飲水圖,5000元牧羊圖、蒙古包圖、渭河橋圖,1萬元駱駝隊圖、牧馬圖,5萬元新華門圖、收割機圖等。
不過從1998年開始,第一套人民幣中各券種的價格已被修正。據臺灣東南集郵社估計,當年能在市場上賣100萬元的那張牧馬人萬元券全新品也就是25萬元。
但這比20年前強多了。1980年代末,一位很有聲望的老收藏家出讓了一套第一套人民幣,然而由于第一套人民幣還沒有受到市場的重視,價格僅為17萬元。
今年5月,中國嘉德上拍了第一套人民幣62枚和樣票一組23種計32枚,最后分別以3.85萬元和1.76萬元成交,而此后1個月,兩枚連號的5000元牧羊圖券在紅太陽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12萬元落槌。
更有甚者。據說今年底,一家新拍賣行將上拍8枚8品的第一套人民幣,估價為60萬元。
看來,第一套人民幣的市場價格又開始往上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