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友 陳建國 2007.8.16 ...中國商報網站
近日整理舊幣資料時,發現一張中國實業銀行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印制的壹圓紙幣被加蓋了交通銀行條行戳,并在右中加蓋“交通銀行二十四年十一月發行”橢圓形紅色行章。紙幣右下沒有通常加蓋的總經理印鑒,而是豎排繁體行書“筆江”黑體字。經查證得知,民國二十四年,國民政府實施法幣政策,中國實業銀行歸并至交通銀行,其時實業銀行當年由英商華德路公司承印好的壹圓紙幣,由于法幣政策推行停用,交通銀行法幣新鈔在未印制好的情況下只好加蓋交行章應急使用,至于“筆江”就是到任的總經理胡筆江的簡稱。
胡筆江是揚州人,1881年生于邗江沙頭胡墩村(民國舊稱江都縣中興洲),胡筆江18歲至29歲前先后在姜堰、仙女廟兩地做過錢莊職員,29歲那年由李鴻章的九少爺介紹結識清廷郵傳部副大臣、后為袁世凱總統府秘書長、交通銀行總經理梁士詒,并在梁士詒推薦下,胡筆江先入北京公益銀行,再到交通銀行任職,由于天性聰慧,金融業績突出深得梁士詒賞識,沒幾年便從一般職員提拔到分行總經理。
交通銀行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北洋軍閥政府時期升格為國家銀行,享有發行兌換券特權,民國四年(1915年)袁世凱登基稱帝時交行淪為袁氏推行帝制籌措費用的工具濫發鈔票,單為所謂“大典籌備處”就墊支費用二千萬元,超過同期發行額2倍以上。1916年4月,京、津、滬各地分行發生儲戶擠兌潮,作為總經理的胡筆江因難以開展金融業務憤而辭職南下上海。
1921年6月南洋(爪哇)華僑巨商黃奕柱經財政部批準出資二千萬元創辦中南銀行,慕于胡筆江金融才干聘其為總經理,十多年時間胡筆江將中南銀行打造成資金充足、信用卓著盈利超出同行的大牌銀行,在民國時期金融界獨樹一幟。1922年末,胡筆江被中南、金城、鹽業、大陸四家銀行任為聯合準備庫總監,授權全盤調度資金,金融業績扶搖直上,胡筆江聲譽日隆成為其時金融界轟動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