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版的人民幣雖已退出歷史舞臺,失去了原有的實用價值,成為歷史遺物,但卻產生了具有典型文物特征和社會史料研究價值而成為人們鐘愛的收藏珍品,并完全進入到收藏領域。
最近,《鑒寶》欄目組收到一些來信,其中反映較多的是對我國早期人民幣(包括紙幣和硬幣)的收藏和鑒別及現價的問題。浙江市場導報記者將來信資料整理了一下,隨即到杭州市區內幾大收藏攤點走動了一番,當看到一張印有阿拉伯數字的1953年版的全新5分紙幣價格竟然漲到240元的市價時,也為之驚訝,趕緊就這方面的收藏知識咨詢了杭州市收藏品市場的相關前輩,在對來信讀者的疑問做解答的同時,也對人民幣收藏升值方面的知識做了些深入的學習和探討。
來信一:
有東陽的張先生6月29日來信中問:1953年版面值為3元的人民幣現在值多少錢?收藏價值大不大?
來信二:
有麗水的李先生7月16日來信中問:我在老家無意的整理時發現了一些早期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看起來比較早了,是1953年版的還有些更早的,聽說現在這個也有人收藏,我找了幾張拍下來寄過來,想請貴報幫我看看,是否值得收藏或者現在是不是值錢?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www.zjscdb.com/UploadFiledb/2007727/ea_200772792248.jpg)
附圖2 1960年1元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www.zjscdb.com/UploadFiledb/2007727/ea_20077279237.jpg)
附圖1 1953年1分
專家點評
先看來信一,按照判斷,這種紙幣是我國于1955年3月1日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三元券,制版年號是1953年。當時我國的印刷技術尚不能滿足要求,因此第二套人民幣中的1953年版三元券、五元券、十元券是委托蘇聯代印的。到后來,由于兩國關系中國人民銀行從1964年4月15日開始限期收回蘇聯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券,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
當時人們的收藏意識不強,收入又不高,因此為防止手中的鈔票作廢,基本上都按期到銀行兌換了手中的1953年版3元、5元和10元鈔票。所以至今留在民間的存世量就變得相當稀少了。1953年版3元最近的全新品市場價已經達到了8000元,但有磨損的舊鈔價格就要低很多了,比方對裂或者是破角,缺角的話最多就只能算到五品。
藏家教你絕招
總的來說就第二套人民幣而言,比較有收藏價值的是:
1、硬分幣五大天王,即1979年5分、1980年2分和5分、1981年1分和5分。
2、不參與流通的1993年至2000年的1分、2分、5分共計24枚。
3、1980年至1986年各年份的1角、2角、5角和1元(俗稱長城幣),計28枚。
4、1994年1元硬幣。
再看來信二,從來信的照片來看,這幾張屬于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其實就我個人而言,也比較喜好收集第二套,因為第二套人民幣的市場行情近年一直呈上升趨勢,而且還遠遠沒有到位。而且在老一輩的童年時期,是第二套人民幣伴隨著零食一起長大的,可能80年后的對一些一分的還有印象,像5塊和個別10塊的應該也不多見了。
看第一張照片,這是退出流通領域的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1953年版。
這里要注意一個誤區:1953年的人民紙分幣有兩種,紙幣上羅馬文帶有阿拉伯數字的1分、2分、5分紙幣由于當初發行數量很少,收藏價值就高,目前全套價格都在200元以上。而沒有印數字的紙幣,5分紙幣價格在1元左右,2分紙幣價格為0.1元,1分紙幣價格僅為0.07元,差別非常大。所以像這第一張紙幣是不值錢的,如果帶數字號的話現在的市場價格大概在12元左右。
再看第二張,這是1960年的1元面值的紙分幣。這種壹元紙幣是第三套人民幣的券種,在收藏品市場上按冠號和水印的不同被分為3種,價格各有不同。
單從照片無法判斷。
按習慣看水印的話,應該是:最珍稀的品種是“三冠字七位數、空心星/古錢幣水印券”,一般簡稱“古幣一元”。這種鈔票的水印比較獨特,是第三套壹元中最少見的。它最近在錢幣市場上的零售價格大約在30—150元間。
另兩種都是“國旗五星水印”,按冠號的不同分為早期印刷的“三冠字七位數”和后期的“二冠字八位數”兩種。價格大概在20-45元之間。
專家提醒
當然在鑒別的時候還要考慮很多東西,不是光靠照片能判斷的,有興趣的讀者要仔細研究,同時對經驗要求也比較高,有機會再一一詳細介紹。
來源:浙江市場導報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7-28 11:46:39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