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流通的人民幣收藏投資價值日益看漲!“第一套人民幣本月中旬國內某拍賣市場上成交價160萬元,第二套人民幣已逾5萬元,第三套人民幣在廣州的市場價格是多少呢?”南京一位收藏愛好者來信所問及的第三套人民幣的市場價格,真把筆者給難住了!
第一套人民幣數月前在廣州展覽時,筆者問主辦單位及該票持有者其市場價值多少,他們均說逾百萬元。兩周前,本報介紹第一套人民幣時,也只是就事論事,稱第一套人民幣價格逾百萬,但有價無市。不料這引來了大批人收藏愛好者對退出流通的人民幣的詢價。目前除了省內外讀者來電咨詢外,僅筆者的同事中,便有六七位稱他們都擁有第三套人民幣。還有中山市李姓讀者來電稱,他保存著10多套第三套人民幣,問筆者能否幫忙聯系買主。目前市場行情天天在變,對讀者詢問的第三套人民幣,本人還真的不敢妄自作答。
不可否認,第三套人民幣是改革開放后,尤其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人們收藏、饋贈客人的高檔禮品。目前各種版本很多,有精裝的、簡裝的、人民幣與郵票混裝的,其散落范圍甚為廣泛。第三套人民幣目前究竟值多少錢?為不誤導這些收藏愛好者,筆者專門向收藏專家討教,同時到廣州市海珠中路288號中圓郵票錢幣交易市場(順便告知恩平新塘區東升街何老先生、電白劉先生及東莞陳先生等人,此市場是筆者所知的目前廣州最大的郵票錢幣交易地)及省錢幣收藏協會了解行情,無論是市場人士或收藏家,他們也不敢隨口說出一個確定的價格來。
不敢定價不等于無價。也就是說,必須根據實物而論價。從目前收集到的情況來看,這些收藏愛好者所稱的“套”嚴格來講,應該叫“本”。有的“一套”裝著的是幾張10元鈔,加上幾張郵票;有的只有第三套人民幣中的小面額紙幣,卻缺了10元鈔。但絕大多數看起來很齊全,也有“1角”券了,但其實還是缺少那張正面主色調為棗紅、桔紅、藍綠的“1角”券。因此,有無真正成整套的“第三套”人民幣,有無相同的版本和套樣,其價錢相差十萬八千里。其結論是:退出流通的第三大人民幣版別五花八門,每套的價錢高低不一。
據筆者了解的市場價格,收集齊全且品相姣好的第三套人民幣,最高可值1萬元左右。如何判定其價格呢?這要看缺的是哪一張了。按目前市場行情,最珍貴的是正面主色調為張棗紅、桔紅、藍綠的1角券。該張1角券便可單獨賣至數千元以上。但如果沒有了這一張,有的每本僅值數百元,大多數每本可值2000元至3000元。
第三套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于1962年4月15日起陸續發行,計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9種版別,其中1角券便有3種版別。第三套人民幣的主景表現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新風貌,角券分別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武漢長江大橋、紡織車間等畫面,元券分別是女拖拉機手、車床工人,煉鋼工人、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等畫面。該套人民幣進一步打破了邊框式的設計風格,采取開放式構圖,在較小的票面上呈現出開闊、深遠的畫面。每種票券除有一個基本色調外,還運用了多色彩印技術,使畫面色調活潑、豐富。在制版工藝中,主景采用手工雕刻,并運用多色接線技術,提高了票券的防偽性能。
至于目前被市場認為最為珍貴的那張1角券,是1962年4月20日發行,正面圖景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正面主色棗紅、桔紅、藍綠;背面圖景是國徽和菊花,背面主色為棗紅、大紅、綠。該券自1971年11月開始,銀行只收不付。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朱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