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部門決定破例發行“彩銀浮雕版第一套人民幣”。全套以總重1458克(接近3斤)的純銀打造全部的62枚第一套人民幣;國家還特批發行配套專用紀念郵票124枚紀念這件盛大的事件。
■第一套人民幣,比大熊貓還珍貴
第一套人民幣,作為新中國貨幣的開山鼻祖,1948年12月1日正式發行,1955年5月10日正式退出流通,12種面值共62枚,現在價值300多萬,是真正的紙幣之王。由于99%以上的數量被國家回收并全部銷毀,散落在民間的,也因年代久遠所剩無幾。據統計,全世界的存世量僅30余套,非常稀少。更令人憂慮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開始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保存難度極大,屈指可數的30余套,可能會越來越少,甚至有瀕臨滅絕的危機。
■拯救大行動:彩銀版“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破格發行
為了搶救第一套人民幣,國家破例批準發行全套62枚彩銀版“第一套人民幣”,面向全球發行僅5000套。據悉,社會各界多年前就極力呼吁國家采取行動,搶救第一套人民幣。如果不是為了避免讓新中國貨幣的鼻祖失傳,國家絕對不可能破格推出“彩銀第一套人民幣”,并且用純銀這么珍貴、特殊的材質制造。貨幣專家林正漢先生說:彩銀版第一套人民幣就是造人民幣的機構制造的,加上近三斤重的高級純銀,5000套的超低發行量,收藏彩銀版第一套人民幣的意義就等于收藏了第一套人民幣原幣!
■時代的烙印,歷史的傳承
收藏協會主席張預初老先生說:“50多年過去了,但從第一套人民幣上的各種畫面,還能強烈地感受到建國初期那種欣欣向榮的新氣象。第一套人民幣的印制印版都是手工制做,由于高超的工藝很難仿制,當時第一套人民幣的假鈔幾乎沒有。第一套人民幣的政治經濟意義、版別圖案特色和目前的存世數量等方面來看,都是其他紙幣無法比擬的。第一套人民幣都以“農村收割打場”、“傳統的帆船”、“礦車和驢子”及“新華門”等作為正面圖案,真實地反映了那時人民翻身解放、耕者有其田的喜悅心情,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國家法定造幣機構制造,和原票一樣珍貴
國家法定造幣機構,使用國家高度機密的印鈔技術和造幣技術,制造了彩銀版“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比頭發絲還細很多的線條,也被制造得絲絲入微、凹凸有致。彩銀版“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的品質,代表了國際最尖端的印鈔和造幣技術,可以永久珍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的相關要求,人民幣藏品必須經國家批準。這就意味著它的發行受到嚴格控制,也杜絕了重復再版的可能性,所以說,彩銀版第一套人民幣的收藏價值,和原票一樣珍貴。
■只有5000套,以后永不再版,價值潛力巨大
收藏專家們認為:把瀕臨滅絕的第一套人民幣制造成彩銀版“第一套人民幣”,蘊藏著巨大的收藏價值和漲價潛力。中國有近9000萬收藏愛好者,全球有六億收藏迷,對第一套人民幣的收藏有著巨大的需求,全套彩銀版“第一套人民幣”全球只有5000套的發行量,分布到全球各地后都是罕有珍品,收藏彩銀版“第一套人民幣”就相當于收藏了第一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目前在貨幣收藏市場上仍然以年20%的速度遞增著成交價,這是個千載難逢、以后永遠也不會再有的財富機遇。
來源:成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