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券是指國家為了籌措財政資金,而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還本的債務憑證。我國自1981年發(fā)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實物券開始,至取消實物券,代之以憑證式和記賬式債券的1998年為止,前后經歷17年,共發(fā)行了80多個品種,金額高達數(shù)千億元人民幣。作為我國經濟建設領域的一種籌集資金的手段,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國庫券作為“金邊債券”,其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均強于銀行存款、企業(yè)債券等。國庫券面值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1000元、1萬元、10萬元、100萬元等。國庫券當年雖然發(fā)行量很大,但國庫券到期后,因逾期不計息,所以絕大多數(shù)人都把到期的國庫券拿去銀行兌付了,偶爾遺留下來的都是忘記兌付的,因此它目前的存世數(shù)量非常稀少,已成為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設計新穎,題材豐富
國庫券設計風格獨特,制作質量上乘,突出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和諧與統(tǒng)一。1981年至1982年,國庫券采用大票幅橫版設計,票面四周邊框為封閉式花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采用繁體漢字印制,莊重嚴肅,背面印制了當年的“國庫券條例”。1983年至1984年,國庫券設計版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除圖案花飾仍保留邊框封閉式形式外,全部改為豎版印制,票幅也有所縮小,背面取消了“國庫券條例”的內容,代之以花符花飾,給人以變化清新之美感。1985年后,國庫券又全部改為橫版印制,票幅尺寸規(guī)格統(tǒng)一,圖案色彩更加艷麗,整體設計更加大膽開放,背面印制也更富于變化,有的印上了記息月條格,有的印上“可作證券轉讓,不得作貨幣流通”的提示語。1991年后,國庫券票面面值不斷增大,版式設計也突破了原有封閉式花飾花符設計的老框框,進一步體現(xiàn)了改革開放、解放思想的設計理念。國庫券的題材也極為豐富,其圖景包括:礦山采掘、石油勘探、機械制造、航空航天、體育場館、交通運輸、農林水利、風景名勝等,涵蓋了國家重點建設的方方面面,使人自豪,催人奮進。國庫券全部采用雕版多色套印技術印制,雕工刻制精細、手法嫻熟、線條清晰、點線均勻到位,表現(xiàn)力、穿透力和感染力都極強,應該說絕大部分是出于名家之手。其中1995年發(fā)行的圖案為“布達拉宮”千元面值的國庫券,把布達拉宮建筑的宏偉氣勢、景觀層次和細部描繪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極具藝術欣賞價值,絕屬國庫券中之精品,完全可與人民幣的雕印水平相媲美。
印制精美,防偽有術
國庫券的印制包括設計制版、券面印制和檢封入庫三大工序。在印制過程中還采用了許多先進的防偽措施。
1、紙張:國庫券的紙張采用具有滿版水印、含有彩色纖維及無色熒光纖維的國庫券專用紙,紙張挺括、光潔、耐折,用手輕抖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音,在紫外光下觀察,紙張無熒光反映。將國庫券迎光透視,可看到輪廓清晰、層次豐富的滿版水印圖案,它是在國庫券紙張鈔造過程中形成的。從1993年起,采用了“GKQ”字樣的國庫券專用滿版水印紙;國庫券的印鈔紙從1990年起,中加入了彩色纖維絲,在普通光下,我們就可以看見分布在紙張中的多種顏色的彩色纖維絲,用針可以將它挑出來。
2、印刷:在大面額國庫券上,正面圖案主景、文字、花邊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這些部位的油墨較厚,所以層次豐富、立體感強、用手觸摸有凹凸感。
3、印記:在國庫券券面中,印有許多防偽印記。國庫券正面左側有固定的無色熒光圖案,在紫外光下可看見清晰的牡丹花印記;從1997年起,在國庫券正面右側印刷了“GKQ”字樣的防復印底紋。在用復印機復印時,會顯示出來。
4、縮微文字:從1993年起,在大面額國庫券中加入了縮微文字。其高度只有0.2~0.3毫米,在放大鏡下清晰可見。
5、隱形圖案:從1994年起,在大面額國庫券正面左邊,采用專用工藝印制了面額數(shù)字的隱形圖案。將該券置于與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并直對光源作平面旋轉45度或90 度時,即可觀察到。但垂直于紙面卻看不到!
量稀質優(yōu),后市看好
國庫券獨特的設計風格和精良的雕版印刷足以使人產生強烈的收藏欲望。據(jù)業(yè)內人士介紹,國庫券圖案精美、用紙考究、存世稀少、時代特色鮮明, 在新中國的票證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國庫券里收藏價值最高的當屬20世紀80年代初期發(fā)行的幾個高面額券種,當年人們的生活水平還較低,高面額券種幾乎一到期就全部到銀行去兌現(xiàn)了,偶爾“漏網”的一些高面額券種已和停止流通的第一、第二套人民幣中的珍稀品種一樣,成為錢幣市場里競相追捧的收藏佳品。比如:1983年發(fā)行的50元券(立交橋圖案)市場價為2300元;1983年發(fā)行的100元券(立交橋圖案)市場價高達3800元;1984年發(fā)行的100元券(交通運輸圖案)市場價也高達3400元。其實早在1995年以前國內有些資深的收藏家已悄悄地在投資收集早期高面值國庫券。
據(jù)筆者了解,國內至今集齊全套80多個品種國庫券的人可稱鳳毛麟角,這充分說明它存世量十分稀少,收集難度巨大。對一些涉市不久的普通愛好者來說,繼續(xù)追逐價格很高的高面額券種有一定的風險,可關注一些早期發(fā)行的低面額券種,比如:1982年發(fā)行的1元面額券(挖煤機圖案)和1983年發(fā)行的5元面額券(煉油廠圖案),這些雖說是我國發(fā)行實物國庫券以來,面值較小的品種,但其印刷非常精美,目前存世量也不多。現(xiàn)1元券市價為20多元,5元券市價不到15元,屬國庫券中價廉物美品種,其后市顯現(xiàn)出較高的升值潛力,可說是藏友們逢低吸納的絕好時機,值得收藏愛好者重點關注。
來源: 大眾收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