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今錢幣收藏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寶昌收藏錢幣30多年,有不少珍品。其中,他最珍貴的是兩張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多年來從未露面。據考證,該鈔票目前全世界僅存6張。
日前,在公司10周年之際,他亮出了這兩張稀世珍品。
這是10年最大收獲
羅寶昌的古今錢幣收藏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26日,是江蘇省首家民營收藏公司,到今年4月26日,整整10周年。
談起這10年,羅寶昌說,“10年中,我獲得了兩張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這是最大的收獲”。
在印有軍用鈔票的公司10周年紀念冊上,記者看到了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的真面目。
鈔票正面中央處,上端有兩行字,首行是“中華民國”,次行是“南京軍用鈔票”;兩行字下面,左右對稱各兩列字,右側是“南京通用銀圓,中央財政部擔保”,左側是“三個月后兌換,只認票不認人”,正中間是縱排著的“壹元”兩個大字。
在券面最左邊,另有一列字,記載了鈔票的發行時間:“中華民國元年正月吉日”。
據了解,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是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期間,在銀行未設的情況下,為維持軍餉,經孫中山批準臨時發行的。當時共發行兩種面額:1元和5元。
羅寶昌介紹說,該軍用鈔票有一個特點,每種面額券面的左下角均有3個字。在紀念冊上,記者看到,幾張1元券面的左下角分別有“日字第”、“洪字第”等字樣。
羅寶昌說,該軍用鈔票的這一特點,也是一個疑點,沒多少人能解釋清楚這些字樣的來歷。多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知道了個中詳情。
羅寶昌解釋,軍用鈔票上的字樣稱為冠字。當時發行軍用鈔票,每種面額的鈔票會用一個字作為鈔票號碼的冠字。
軍用鈔票所用的冠字共4個:地、洪、日、宿,每個冠字最多發行10萬張鈔票。4個冠字分別取自“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我這里的兩張軍用鈔票,是‘日子第’和‘洪字第’,面額均為1元。5元面額的尚未發現。據我考證,目前世界僅存6張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1張在中國臺灣,1張在美國,1張在日本,兩張在我這里,還有1張的下落我正在搜尋。”羅寶昌說。
外界聽說后,中國錢幣博物館、中國近代史館均想接收為館藏。對此,羅寶昌表示,他希望能留作研究之用,一直沒答應。
“這軍用鈔票最早就是在南京發行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這幾張軍用鈔票能重回故里,留在南京。”羅寶昌說。
10年艱難尋找
羅寶昌一直希望能收藏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于是就委托遍布全國的泉友(錢幣收藏圈內對同行的稱法)留心有關的消息。
1997年下半年,蘇州的泉友傳來喜訊,稱蘇州當地的一位錢幣收藏人士,持有軍用鈔票。
聽到消息,羅寶昌立即聯系上這位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的收藏人,表明購買意向。
“當時他愿意出手,不過開的價我吃不消。后來接連與他商談了幾次,希望能適當減點價。對方怎么也不讓步,我只好繼續積蓄資金。1999年,我有了足夠的資金,再一次找到他。也許他看我太執著了,最終以低于原先開價的10%轉給了我。”在蘇州獲得的這張軍用鈔票是“日字第”1元。
2005年春,浙江的泉友傳來消息,稱在浙江發現一張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
羅寶昌聯系上了這位軍用鈔票持有者。對方開的價格是當年蘇州那位朋友的8倍!羅寶昌一時承受不了,直到2006年春,羅寶昌才和他成交。成交價也比原先開價讓了一些。在浙江獲得的這張軍用鈔票是“洪字第”1元。
“只要我知道了下落,我就盯緊了它。不管多大代價,我都決心要回來!”羅寶昌說。
在他積蓄資金期間,他還委托當地泉友暗中盯著鈔票。“我要兩邊準備啊,那邊一有什么風吹草動,比如他要出手,我可以立馬行動。”
對于成交價格,羅寶昌不愿多透露,他只說了一句,“買過來花了很大代價,在當時絕對是重金。”
偶然知曉冠字的來歷
“有一次因為工作,我到華東政法大學圖書館查閱資料。在圖書館地下室,不經意間我看到了些有關軍用鈔票的語句。當時非常興奮,在地下室里我查了很多書籍檔案,但是除了零星的一些語句,再也沒有其他的資料了。”
雖然沒有獲得什么資料,但是這一次的意外發現,給了羅寶昌一些端倪,并引導他來到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在調閱了當年的一些檔案后,他終于查到了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的詳細資料,包括發行數量、背景資料、流通時間、冠字來歷等。
羅寶昌以前在銀行系統工作,1963年進入中國銀行,2003年退休,前后40年整。而他收藏錢幣有30多年了,由于愛好和工作的關系,羅寶昌對錢幣有很深的研究。因此,1990年前后,中國銀行總行著手收集上個世紀紙幣之時,調任他為收集紙幣小組成員,負責收集紙幣及整理相關檔案資料。到華東政法大學查資料,就是收集紙幣期間的工作。
羅寶昌表示,10年來他對兩張軍用鈔票傾注了很多的感情,之所以選擇在公司10周年之際亮出來,就是為了紀念10年中這一最大的收獲。
羅寶昌說,在他有生之年,兩張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是不會出手的,而且他還要繼續搜尋其余的軍用鈔票。
來源:南京報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