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錢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不乏趣事奇聞,中學政治書說現代流通中的貨幣只有使用價值不具價值,于是關于紙幣、硬幣、古幣,倒也展開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一張歐元抵50張百元大鈔
人民幣最大面額只有100元,各國紙幣的最大面額,除了英鎊的最高面額低于人民幣只有50英鎊,大部分的最大面額都比人民幣高,而且英鎊本身比較值錢,50英鎊相當于700多元人民幣。可能合成人民幣以后比較高的是加拿大元、瑞士法郎和歐元。加拿大元和瑞士法郎最高面額都是1000元,折合成人民幣超過5000元,現在加元兌美元走高,甚至可以達到近7000元人民幣。另外歐元的最大面值是500元,相當于人民幣大約5000元,也就是說,出門帶上500歐元,就相當于帶著50張百元大鈔人民幣。
美元最大面額是100元,相當于人民幣800元;日元最大面額是10000元,相當于人民幣720元左右;港幣最大面額1000元,相當于人民幣1060元左右。如此來看人民幣的面額好像真的顯得有點小了。
不過面額加大將可能給假幣制造者更多的可乘之機,這已經是成為困擾歐洲央行的問題,一張500歐元的紙幣對于那些不法之徒來說,帶來的暴利可想而知,這也就是為什么總有人會鋌而走險的原因。
5千億相當一張廢紙
如果光看面額,那么加元、歐元就都算不上什么了,一般來說,最不值錢的紙幣,往往會誕生在通貨膨脹的歲月里,而對于世界上最大面額的貨幣,當數在5后面掛著11個零的前南斯拉夫政府發行的第納爾,一張面額就達5千億,不過這個5千億也只能相當于一張紙,因為當時的兌換價相當于美元的12美分,如果放到現在就一錢不值了。不過還是有不少人愿意收藏,因為這樣大的面額也稱得上世界之最了。
英國人“大熔”便士賺錢
雖然有一文不值的5千億紙幣,也有超過身價的英國便士。前段時間銅價飛漲,英國一些投機者竟然熔化1便士和2便士硬幣,把它們當成銅出售。
國際銅價漲至9000美元/噸,銅價猛漲讓一些人盯上了便士,銅制的硬幣已經漲至面值的2倍,投機者對于便士也有所挑揀,必須是1992年9月以前的,因為從1992年9月起,英國的一便士和兩便士硬幣開始使用包銅鋼板制造,iqiande硬幣97%的原料都為銅。不過這個頗具想象力的投機舉動已經被英國皇家造幣廠警告,更讓他們氣餒的不是政府的嚴令,而是來自專家的忠告。因為金融時報的專家說這是一個風險不小的投機生意,因為銅價會漲也會落,更何況這當中還要算上不小的加工費用,所賺并非多么豐厚。
古幣物以稀為貴
古幣雖說在現代不能再流通,衡量它的價值也有其標準,這個標準已經轉為收藏市場的標準,因此就是物以稀為貴了。
漢代的“五銖錢”,由于兩漢400多年都在發行,存世量很大,價值一般;“乾隆通寶”、唐代的“開元通寶”也是如此。存世少、價格高的古幣通常是那些“短命”朝代、割據政權或是在位時間短的帝王時期的古幣,例如清代順治、宣統兩朝的古幣存世就不多;四川很珍貴的“大蜀通寶”(五代十國)、“廣正通寶”價值近10萬元。
其實仔細想想,如果500元、1000元面額的鈔票誕生,最開心的估計是小朋友們,因為他們春節的紅包這下不用變鼓收獲卻能翻倍,看來對貨幣價值感觸最深的沒準是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