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迄今共發行過五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是194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時開始發行的,至1955年3月全部收回。這是國家仍然處于戰爭環境下發行的紙幣,無論設計還是印刷,都比較粗糙。
據當時參與其事的石雷介紹,1947年4月,中共中央批準成立華北財經辦事處,任命董必武為主任。同年8月,該處負責籌建中國人民銀行,同時組織人民幣的設計印刷工作。第一套人民幣的設計者是晉察冀邊區印刷局的王益久、沈乃鏞。票面上的“中國人民銀行”和金額數字等中文正楷字,都是董必武題寫的。第一套人民幣設計過程中,根據國際慣例,設計者曾將毛澤東主席頭像安排在票面草圖上。送審后,毛澤東否定了,認為:票子是政府發行的,不是黨發行的;現在,我是黨的主席,而不是政府的主席,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這樣,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總經理南漢宸的意見,票面圖案設計為解放區工農業生產。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時任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科長的石雷請示行長南漢宸,說現在毛澤東已經當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了,人民幣是否可以印主席像?南漢宸說:此事我一直沒有忘記。前些天我到中南海開會時,趁會間休息,當面請示主席,主席講,政府主席是當上了,但是當上政府主席也不能印了。因為我們進城前開會有過決定。這個決定是指1949年3月,中共中央七屆二中全會做出關于禁止給黨的領導人祝壽,禁止用領導人的名字作地名、城市名、街道名、建筑物和工廠的名字,以防一些同志因勝利而產生驕傲自滿、歌功頌德、貪圖享受、不求進取的情緒,使同志們保持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作風。
毛澤東第三次拒絕自己的肖像上人民幣,是1950年4月第二套人民幣設計時,設計人員鑒于領袖肖像的獨特性與防偽性,英鎊用女王,美元用總統,蘇聯盧布用列寧像,第二套人民幣初稿上有毛澤東肖像。送審后,再次遭到毛澤東本人的否定。
這樣,第一至三套人民幣上始終沒有出現領袖像。甚至第二套人民幣的二角券,原設計毛澤東號火車頭上嵌有一個小小的毛澤東頭像,最后也換成一顆五角星。其他諸如一元券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像、五元券各族人民高舉毛澤東像游行場面中的主席像,全部被取消。(摘自《炎黃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