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7年3月下旬第六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第四套人民幣目前正逐漸成為錢幣收藏市場中的“亮點”,特別是其中80版的角幣,更成為幣商和收藏者爭相收購的對象。究其原因,就在于80版角幣的冠字號(每張人民幣阿拉伯數字前字母)的研究充滿了曲折與趣味,并帶來了很大的收藏難度。
80版角幣是第四套人民幣的輔幣,由壹角、貳角、伍角券組成,從1987年4月起在全國范圍發行。因其使用時間長達十余年,使用頻率高,且屬地區性投放,不少早期冠號絕大部分已經回籠,存世稀罕。第四套人民幣陸續發行后,就已經有收藏者對80版角幣開展收藏、研究了,從冠號組合、排列、發行時間、發行規律和數量、投放區域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探討、研究,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探明80版角幣冠字號,是采用二個漢語拼音組成,最初被研究認為分為四個大組:一是用 A、B、C、D、E、F、G、H、I、J作字頭,分別與P、 Q、 R、 S、T、 U、W、 X、Y、 Z組合構成第一大組1OO個冠號,如 AP、AQ、AR……等。反過來,又用 P、Q、R、S、T、U、W、X、Y、Z作字頭,分別與A、B、C、D、E、 F、 G、 H、I、J組合構成第二大組1OO個冠號;二是用P、Q、R、S、T、U、W、X、Y、Z作字頭,分別與 K、L、M、N、O組合構成第三大組50個冠號;三是用A、B、C、D、E、F、G、H、I、J作字頭,分別與K、L、M、N、O組合構成第四大組50個冠號。壹、貳、伍角都各自擁有四個大組,因此80版角幣的理論數為900種冠號。
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實物壹角KS及補票NZ的發現,收藏者發現,80版角幣的冠號遠不止這900種:80版角幣理應還有第五、第六大組(至少壹角券有)即: K、L、M、N、O頭分別與P、Q、R、S……Y、Z組合(KS便是該大組第四小組第一個冠號),構成五大組50個冠號,再分別與A、B、C、……I、J組合,構成第六大組50個冠號,這樣,80版角幣的理論數就有可能達1000——1200種冠號;最出人意料的是補票NZ的出現。補票,通常是由每個大組最后一小組的末尾幾個冠號來充當,是事先印好,當其他正常冠號印刷中出現廢品時才被頂替廢品的位置用的,數量一般很少,往往是可遇不可求。而NZ并不是該大組最后一小組的冠號,而是倒數第二小組末尾的冠號。因為第五組與第三大組冠號ZZ為相反,即第三大組第一個冠號為PK,第五大組為KP,已知第三大組的補號為ZM、ZN、ZO,現第五大組已出現NZ,那么第五大組的補號可能就是NZ、MZ、OZ,這三個冠號雖然不是通常的最后一小組的末尾三個冠號,但它們的位置正好分別是該大組倒數第一、第二、第三小組的末位冠號,仍具有嚴密的排列順序,如果推理正確,該大組還應出現MZ、OZ二個補號。不難看出:因第四大組與第六大組的冠號組合ZZ為相反,那么第六大組的補票應為MJ、NJ、OJ。
基于上述研究,第四套人民幣角幣的收集與研究就憑添了更多的難度與樂趣,特別是其中的補號品種,由于是連號中穿插其中的增補幣號碼,因此必須在連號的幣中尋找,非常難得,如80年壹角:HU、AT、NY(補號)、JU(補號)、JG(補號)、JA(補號)、80年貳角:EP、ZN(補號)、80年伍角:GU、IS、IU、JX(補號)、JZ(補號)、JI(補號)、ZX(補號)、ZY(補號)等冠號更成為收藏者競相搜求的重點對象,收購價分別高達每枚幾元至幾十元。而由于補號品種需要在整刀連號的角幣中尋找,因此也就帶動了整刀、整件角幣的熱銷,即使普通冠號單張一、二、五角全新紙幣的市場價格目前也已分別穩步攀升到0.13元、0.27元和0.55元,成交量相當可觀。可以想象,隨著對第四套人民幣角幣認識與研究的不斷深入,這股收藏、投資熱潮還有望進一步發展。
[upload=jpg]UploadFile/2007-3/2007320953443314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3/2007320953526931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3/2007320954038967.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