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一成立,鈔票就能發行出去。”
戰爭形勢的突飛猛進,打破了原來的計劃日程,淮海展開決戰,平津兩座大城市解放在即,客觀形勢的發展已經不允許按原來預定的計劃發行了.
1949年1月1日建立中國人民銀行和發行統一貨幣的安排了。這正如南漢宸所說的那樣,解放軍馬上就要進北平了,不能帶著各解放區的七八種鈔票同時進到北京街頭去買東西,必須加緊印制全國統一的貨幣———人民幣。這樣,客觀上就要求盡快地建立起全國統一的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不然,鈔票打什么銀行的旗號呢?于是,董老有一天急著找到南漢宸問:“漢宸,時不我待呀!你們的籌備工作做得怎么樣了?可不可以明天就把中國人民銀行的牌子掛出去呢?”“我看可以了!經過這一年來的籌備,各項工作都已經就緒,12種面額的鈔票版面,已經請中央幾位領導同志看過,我們已托晉察冀邊區印制局給印制出來了,存放在發行準備庫里。如果明天掛出中國人民銀行的牌子,明天就可以把鈔票發行出去。為了準備北平解放后立即由我們的人民幣占領市場,我們城工部的同志已經派人攜帶印版進入北平,同那里的一家印制廠談妥,它已秘密地代我們印出一批鈔票,等我解放軍一進城,人民幣就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了。”南漢宸充滿信心地說。
董老當下拍板作了決定:“好,這樣我們就定下來了,馬上對外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成立。”
1948年11月18日召開了華北人民政府第3次政務會議。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統一的貨幣。”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主任、華北銀行總經理南漢宸在報告中說:“去年華北財辦成立后,曾決議發行統一鈔票,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今年,先固定了晉察冀邊幣與冀南鈔的比值。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又固定了冀鈔、邊鈔與山東的北海鈔及西北的農民鈔的比值,互相流通。現在,華北區有四種鈔票同時流通,雖比互不流通時較便,但貨幣種類多,比價不一,人民使用仍感不便。若接管平津,與東北接壤,流入市場的貨幣種類將更多:晉察冀邊幣、冀南幣、北海幣、西北農民幣、東北幣、長城幣、熱河幣、內蒙古人民幣、冀熱遼字邊幣等。而這些票子,名稱各異,比價不一致,不穩定,使商民折算非常困難。再加上票子印制粗糙,真假幣難以識別,影響了市場的穩定。如果將來這些票子一齊涌入平津市場,勢必造成‘八國聯軍’大鬧北京的混亂局面。這對社會秩序的恢復,物價、市場、金融的穩定以及人民生活的安定,都是很不利的。因之,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人民銀行券,使人民幣成為平津市場上的本位貨幣,可以減少市場的混亂。現在平津解放在即,發行統一貨幣已是刻不容緩之事。”會議最后一致通過決議:發行統一貨幣,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并任命南漢宸為中國人民銀行總經理。
打著雨傘,挑燈夜戰印新幣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布成立。它由華北銀行、山東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合并組成,行址就設在原華北銀行總行所在的石家莊市中華北街11號那個地方。
這一天,華北人民政府貼出金字第四號布告,說:“為適應國民經濟建設之需要,特商得山東省政府、陜甘寧、晉綏兩邊區政府同意,統一華北、華東、西北三區貨幣,決定:一、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合并為中國人民銀行,以原華北銀行為總行,所有三行發行之貨幣,及其對外之一切債權債務,均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承受。二、于本年十二月一日起,發行中國人民銀行鈔票(下稱新幣),定為華北、華東、西北三區的本位貨幣,統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項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新幣為本位貨幣。新幣發行之后,冀幣(包括魯西幣)、邊幣、北海幣、西農幣(下稱舊幣)逐漸收回,舊幣未收回之前,舊幣與新幣固定比價,照舊流通,不得拒用。……”
就在這一天,嶄新的、帶著邊區人民血染風采的人民幣,首先由河北省平山縣銀行和石家莊市銀行同時對外發行出來,形成市場上一條最靚麗的風景線,人民滿懷熱情地接受了這種代表著一個新生時代的、屬于人民自己的貨幣。
為了趕印這批負有歷史重任的人民幣,印制局的工人在南峪村又是幾個晝夜不停地挑燈夜戰。大家看著由他們親手趕印出來的閃動著照亮人心的光彩的人民幣,心里邊比吃蜜糖還甜。不巧,那幾天又趕上了連日陰雨,土坯的房屋不停地漏著雨水,地上積水沒過了腳面,人們赤腳站在水里邊干活。機器和印鈔紙都怕雨淋,有人專門打著雨傘為其遮擋。由于陰雨澆淋,使不少人得了疾病,可是竟沒有一個人肯離開崗位。領導動員病號下去休息,人們說什么也不肯離開。
“看到新票子沒有?快啦,全國快解放啦!”
這批人民幣剛剛印出,董老就拿著幾張樣票來到毛主席位于西柏坡村的辦公室。主席一聽說董老來了,忙站起身來出門相迎,一見董老滿臉笑容,便不失詼諧地說:“胡子老哥親自前來,一定有喜訊相告啰!”董老一走進屋,就將剛印出的人民幣雙手呈遞過去,說:“主席,我們現在可以帶著人民幣進北京城了!”主席從董老的手里接過人民幣,看了又看,興奮地說:“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裝,有了自己的政權,有了自己的土地,現在又有了自己的銀行貨幣,這才真正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哩!”
為了使這批新出的人民幣喜慶登場,順利發行,石家莊市的各個公營貿易公司和商店,事先都調撥來大量花色品種齊全的商品,讓市場上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歡欣鼓舞的場面。
12月6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上發表短論《慶祝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第二天,又在頭版位置發表了新華社的社論《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新幣》,社論說:“解放區的貨幣統一工作,與蔣匪所謂的‘改革幣制’絲毫沒有類似之點。蔣匪的所謂‘改革幣制’,目的是為實行更劇烈的通貨膨脹,并以此來更殘酷地掠奪人民。所以實行結果,不但物價飛漲,民怨沸騰,而且更加速了經濟崩潰。我們的貨幣統一,是為了使我們的貨幣制度更簡單,更鞏固;是為了更便利于物資交流和經濟發展,完全是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的。因此,可以預料新幣的發行,必將促成各解放區市場的更統一、更繁榮。……持有解放區貨幣,任何人民,可以在任何時期,任何市場,充分獲得他們所需的各種生活資料。我們既不需要限價,更不會發生搶購,所以解放區的幣值物價,比國民黨統治區遠為穩定。”
就在《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的幾天后,又發表了該報記者夏景凡寫的報道《新幣發行的頭一天———石家莊街頭特寫》。文章詳細地描繪了當天人們拿到那嶄新的鈔票時興高采烈的情景。街頭巷尾人人奔走相告,歡欣鼓舞地議論說:“這可快啦!你看到中國人民銀行的票子沒有?快啦!快啦!全國快解放啦!”人們帶著充滿勝利信心的微笑,議論著不久就要有領導全中國的中央人民政府了。報道中說,石家莊市銀行早上一開門,就有人擠進去爭著要看新幣的樣子,取款的人都要求給搭配一部分新幣,營業員們忙得大有應接不暇之勢。當人們拿到新幣在手時,總是看了又看,愛不釋手。有一個人取得了新幣往腰里一裝之后,滿面笑容地指著自己的口袋說:“看,這有多方便!”
(摘自《開國第一任央行行長南漢宸》鄧加榮著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