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幅達30%左右,第一套人民幣已從150萬漲到200萬
“金元寶”、“銀冬瓜”、錢莊、票號……電視劇《喬家大院》不僅讓人們見識了百年前“晉商”的光輝歷史,更讓人們見識了那些被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錢幣古董是何等的彌足珍貴。昨日,記者從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戴小龍處獲悉,這部歷史劇的熱播,竟引起了收藏界新一輪人民幣收藏熱,目前已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收藏漲幅度竟達30%左右,我國第一套人民幣也從原先的150萬漲到200萬。
人民幣收藏價格漸漲
“這段時間,人民幣的收藏價格高得離譜。”戴小龍說,“漲幅大概有20%-30%。比如我國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此前價格是3980元,現在在市場上居然已經找不到了。而在山西太原,這個現象更為奇怪,那里的收藏家不僅找錢幣,也找票證,也找稅票……而且價格高得離譜!這幕后的‘推手’,便是在中央臺熱播的電視劇《喬家大院》。”
第三套8年漲了近三千
近年來國內歷史和文化題材的相關收藏品日漸熱銷,其中人民幣收藏是最穩當的一項,因為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發行的,本身就有固定面值,給人們一種權威感和穩健感,再加上人民幣收藏方便,投資相對較小,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逐漸成為人們一項不錯的投資理財對象,行情漸漲。戴小龍特以第三套人民幣為例分析,“第三套人民幣是1999年進行全國公告,并于2000年退出流通領域的。1999年這套人民幣(全新)的收藏價為1000元;2001年它的收藏價格為1800元;2003年漲到2000元左右;2004年則沖到3100元;2005年市面價為3980元;而現在,3980元的價格在市場上根本無法買到。”
第一套最具收藏價值
戴小龍分析說,在我國已發行的5套人民幣中,最具投資和收藏價值的就是第一套人民幣。“1955年5月10日,我國第一套人民幣流通了近8年時間后停止使用,至今已50年,流傳于世的已非常稀少。在這套人民幣的62個品種中,能擠入‘貴族’圈的共有12枚,被專家稱為‘十二珍品’,分別為伍圓‘水牛圖’,貳拾圓‘打場圖’,伍佰圓的‘瞻德城’,壹仟圓的‘牧馬圖’、‘帆船圖’,伍仟圓的‘牧羊圖’、‘蒙古包’、‘渭河橋’,壹萬圓的‘駱駝隊’、‘牧馬圖’,伍萬圓的‘新華門’、‘收割機’。其中壹萬圓‘牧馬’、伍仟圓‘蒙古包’、伍佰圓‘瞻德城’、壹萬圓‘駱駝隊’為收藏難度達到五星級以上的瓶頸品種,因此被業內人士譽為‘絕品四珍’,估計全套全品價格將接近200萬元。”
記者馬丹實習生吳帆攝影王長久實習生羅婷婷
相關新聞
內蒙古發現喬家印章
《喬家大院》剛在央視一套熱播完,日前記者在包頭東河區的古玩市場“大雅齋”找到了兩枚喬家舊時做生意用的印章。
兩枚印章均為牛角質地,印章上分別刻有“復盛西店永記”和“廣順恒記”。一枚呈長方形(高4.5厘米,上為4×1.5厘米,下為4.5×2厘米),一枚呈斗形(高4.5厘米,上為1.5×1.5厘米,下為2×2厘米)。這兩枚印章現在的持有者張林介紹,這兩枚印章是2001年他收購回來的。
據記載,“復盛西”是喬家在包頭做生意的一個老字號。“廣順恒”很可能是喬家在包頭的一處錢莊,當時喬家的銀票一蓋上“廣順恒記”印,就可以在包頭流通了,那時存喬家的銀票比存銀元還保值。“廣順恒記”這枚印章雕刻精美,印章的中心刻有“陰陽八卦圖”,四周還分別刻有琴棋書畫等圖形。這枚印章最特別的地方在于,印章一側的中部有一個凹面,在使用這枚印章時,很難一次把印章蓋完整,張林試驗了好久,好不容易在紙上蓋上一枚相對完整的印記,因印章上的花紋保持完好,張林認為不可能是人為磨損,很可能是喬家特別的防偽方法。 (來源:內蒙古晨報)
專家支招
如何收藏人民幣
雖然收藏人民幣的潛力無限,對于人民幣收藏,很多人還不大熟悉。如何收藏人民幣?昨日,記者就此采訪了錢幣收藏家熊建秋。
熊建秋稱,對于初學者來說,必須到正規的商店購買收藏品;最好能在收藏界老師的指導下認購。他說:“由于人民幣收藏迅速升值,一些不法商人以假當真,所以如果能讓收藏界老師執導,不僅可以買到真品,而且價格和品位把握都很可靠。當然,多購買收藏書籍,具備一定的收藏知識也是很有必要的。”
對于收藏玩家,熊建秋提醒,一定要收藏齊全。“要收就收全套,因為收一套與收集一張,其市場價值是不等的。”“人民幣紙幣的升值和投資效益的實現,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有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一定要以對市場的正確分析來確定投資的品種,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