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幣卡市場低迷,在人們苦苦尋覓市場的黑馬之時,近年來市場上卻悄然出現了一匹真正的黑馬,那就是中國人民銀行于1966年10月1日發行的第三版人民幣第二種圖案的1角面值紙鈔,這張名稱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紙鈔,為三羅馬冠字,七位流水號,分有水印和無水印兩種。由于該鈔背面中心防偽線為褐色和綠色套印,看上去像蝴蝶的兩個翅膀,因此市場人士俗稱“蝴蝶版”或“背綠”。但該鈔的背面防偽圖案與發行流通的2角券盡管在刷色和構圖上迥異,但顏色較為接近,容易引起錯覺,因此發行僅2年,中國人民銀行即通知各銀行于1968年10月1日開始對此圖案的人民幣只收不付,取而代之的是背面沒有綠色套印而僅以褐色印制的同圖案1角人民幣,因此1966年版1角券實際流通時間只有兩年。
“蝴蝶版”1角券在市面上流通的數量本來就不多,而帶有五角星水印的“蝴蝶版”1角券就更少,許多紙鈔目錄上根本就沒有載明該鈔是否有水印,以至于許多人不知道“蝴蝶版”尚存在著有水印品種,加上市面上有水印“蝴蝶版”鳳毛麟角,導致集藏者忽視了對其的重視。
上述因素的存在,多少給有水印“蝴蝶版”日后的暴漲創造了條件,具有收集籌碼隱蔽、市場流通量小、需求逐漸增加等優勢。1999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第三版人民幣,無疑為有水印“蝴蝶版”的上攀吹響了沖鋒號,也是造就其成為今年市場大黑馬的重要因素。隨著集藏第三版人民幣的人日漸增多,人們對第三版人民幣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刻,有水印“蝴蝶版”從2001年初即從第三版人民幣脫穎而出并成為價高品種,目前已是配齊大全套必不可少的瓶頸,尤其是隨著第三版人民幣停止流通,有水印“蝴蝶版”已成為眾多集藏人士追求的目標,猶如收集生肖郵票要有“庚申年”郵票那樣,才能求全并大功告成。因此“蝴蝶版”從2001年6月初起上升的速率明顯加快,成交價格隔三差五地不斷被刷新,黑馬特征異常明顯,目前已是第三版人民幣中市價最高的一個券種。
其實,“蝴蝶版”1角券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即有所表現,但因為當時的熱點均集中于已停止流通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人民幣上,因此第三版人民幣只有停止流通的“紅一角”和“蝴蝶版”為人們關注,其他品種因在流通中,故經營者不敢碰,當時有水印“蝴蝶版”的價格在50元左右。1996年幣市處于繁榮期,各種紙鈔的成交也異常活躍,價格低廉的第三版人民幣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主角,有水印“蝴蝶版”最高價格曾一度攀升至550元的高位,其后在市場狂炒第四版人民幣時,處于黯然失色狀態。1997年7月中旬,受政策面影響,錢幣市場出現了暴跌,而有水印“蝴蝶版”也無法幸免,市價一度下滑至180元的最低點。
經過1年多的調整和政策面的放寬,1999年初,一些投資者開始介入,并對價格超跌的“紅一角”和“蝴蝶版”等品種進行系統吸納,尤其是鮮為人知的有水印“蝴蝶版”更成為個別了解情況的深謀遠慮長線投資者所青睞,市價漸漸上揚至200元,當年12月初該鈔的價格已揚升至400元,實現了翻番效應,在眾多郵幣卡品種中,只有水印“蝴蝶版”出現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走勢,預示著后市將走強。果然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宣布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第三版人民幣的消息,該鈔市價突然啟動,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即突破1997年創下的550元歷史記錄,春節過后已升至600元的高位。此后3個月出現了在550元至600元小幅區域內的高位整理,6月初再度升至600元,呈現向上突破的走勢,2002年初則創出了1800元最高價。此后隨紙鈔市場熱點的下降,該鈔也出現了回調走勢,但1000元附近的抗跌性極強,從2005年初開始價格再度回升,目前市場價格重新上揚到1400元附近,是三版幣中走勢最強的品種。
筆者認為該鈔后市仍然會繼續上攀并創新高,尤其是挺版的有水印“蝴蝶版”價格揚升空間巨大,其極可能會以大漲小回的形式表現,但總體的攀升格局不會發生根本性轉變,除非中國人民銀行推出價格便宜的含有水印“蝴蝶版”裝幀冊來增加流通量,但這種可能性目前看來微乎其微,也違反中國的貨幣政策。
來源: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