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中國人民銀行以答記者問的形式,就近期社會上出現的所謂“錯版貨幣”問題進行了說明,稱所謂“錯版貨幣”是不存在的,目前發現的所謂“錯版貨幣”是在原有貨幣的基礎上經過人工制作的,不僅沒有價值,還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然而就在元旦過后兩天,記者在成都錢幣卡市場上看到,收購所謂“錯版貨幣”的仍然大有人在。央行:“錯版貨幣”都是假的
央行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所謂“錯版貨幣”是不存在的。因為印鈔廠印制鈔票時使用的印版、制造硬幣使用的鋼模等是一個整體,在印制過程中不可能出現局部倒置或顛倒的問題。目前發現的所謂“錯版貨幣”,都是在原有貨幣的基礎上經過人工制作的。對所謂“錯版貨幣”,如果認真地觀察或借助放大儀器觀察,就會發現刀切、粘貼、修刮的痕跡。
據介紹,人為制作“錯版人民幣”屬于“故意毀損人民幣”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43條規定:“故意毀損人民幣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利用“錯版貨幣”進行詐騙的,有關執法部門將依法制裁。成都:還有人收購錯版幣
昨日下午3時過,記者來到位于凍青樹的郵幣卡市場,向商販表示自己有錯版人民幣,問其收不收購,價錢如何。商販說:“價錢不好說,不同的版本價格差別也比較大,便宜的可能幾百塊錢,貴的可能幾千塊錢甚至上萬塊。”
記者又問了市場里的另外幾個商販,他們都很樂意收購錯版人民幣,給出的價格也參差不齊,但都要看完實物后才愿意真正出價。至于央行發出的警告,他們都表示“不清楚”,也沒有因此而流露出要拒絕收購錯版人民幣的想法。本報記者楊斌許鵬
來源: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