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席建清
2005年11月5日,中國嘉德的秋拍會上,近兩年出現(xiàn)的“新玩”實物股票,成交率75%,拍品數(shù)和成交額均有所下降。按筆者的觀點,其主要原因不外乎如下四點:一、此次上拍的實物股票中,清朝股票精品幾乎沒有;二、近來受到追捧的外資股票、金融股票,成交價格有所回落;三、受到近來上市公司實物股票價格回落的影響;四、外資股票上拍數(shù)量由上次的9張增至20張,價格回落,普通品種的股票成交平平。
目前,藝術品投資熱情不減,高檔藝術品和字畫價格已高高在上,風險增大并出現(xiàn)局部“審美疲勞”,新入市者惟有尋找被低估的投資品種。在備選的投資品種里,實物股票可作為重點。在這次拍賣會的“馬定祥收藏錢幣”專場上,紙幣的漲勢及成交等都十分喜人,與同為金融收藏品的實物股票形成鮮明的落差:例如第3166號拍品,光緒三十三年發(fā)行的川漢鐵路鄂境股票,這次拍得近5720元。與之相比,4050號拍品第一版人民幣成交價高達14.3萬元。這些股票的價值,無論歷史性、藝術性、科學性、防偽性以及存世量和票面大小都有過之而不及,但拍賣成交價格相差20多倍!再如拍品3769至3772號都是華俄道勝銀行紙幣,這種紙幣印制簡陋,但拍品成交價卻在萬元以上,最高達4.18萬元,而同時代相似款式的股票,成交價格卻僅在千元上下。實物股票成交價格較高的,是這次第3969號拍品,兩張?zhí)琢訙现畦F股份公司股票,以7700元成交。而3883號拍品華南米業(yè)股份公司股票,是首次出現(xiàn)的宋子文擔任董事長的公司的股票,僅以1320元就被買家拍走。
股票是具有劃時代特征的“新品”,能否成為“新貴”尚待觀察:首先,股票是金融機構、博物館新添藏品的首選,這些機構已把股票藏品考慮為重點增色對象;其次,金融藏品生命周期要20-30年,股票收藏不過幾個年頭;再次,精品股票與同類紙幣潛在價值有待挖掘。一旦這些潛在價值被市場發(fā)現(xiàn),20倍的價格落差正是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