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紙幣上的圖章及其作用
紙幣有一個共同的突出特點,這就是在票面上均印有各種不同的圖章,有發行單位的印鑒,有發行機構負責人的職章。現代紙幣的票面上一般均印有發行機構負責人的職章。紙幣上印有各種圖章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表明一種責任,即發行機構對該紙幣幣值、印制質量以及收回兌現等信用所承諾的責任;二是防偽,圖章的大小、形狀、字體設計風格、油墨顏色以及印制方法均可起到防偽作用;三是美化票面,圖章的加印位置一般與票面圖案配置和諧,互相映襯,可起到裝飾美化票面的作用。
二. 人民幣圖章鑒黨
新中國的各套人民幣紙幣在圖章的采用上也非常講究,細細研究其微妙變化,從中可以看到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的職務名稱變化及設計的發展演變過程。
1.第一套人民幣圖章特征。我國第一套人民幣由于誕生于建國前夕,受戰爭條件限制,票種龐雜,設計印制很不統一,因此,表現在票券圖章上也千變萬化。主要表現在:
(1)職章名稱的不同。在第一套人民幣60種票券中,有44種票券上的職章是“總經理章”和“副經理章”,有2種票券(兩種顏色的20元六和塔票券)上的職章是“經理之章”和“副經理之章”,有14種票券上的職章是“行長之章”和“副行長章”。其中印有“行長之章”和“副行長章”的14種票券均為建國后的1950年1月20早日及以后發行的,這是因為在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時,由當時的華北銀行改組為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并任命原華北銀行總經理南漢宸同志為中國人民銀行總經理,為與之相適應人民幣上的職章也用“總經理章”、“副經理章”,至于兩張20元六和塔票券采用“經理之章”、“副經理之章”與前意義相同,只是當時票券印制發行分散,職章措辭不夠統一所致。1949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的職務名稱進行了調整,總經理改稱行長,副總經理改稱副行長,因此,在此之后印制發行的人民幣上的職章也相應改成了“行長之章”和“副行長章”,并一直沿用至今。
(2)職章的印制位置不同。全套人民幣票券的職章均印在票券的正面,但具體印制位置卻不一致,兩枚職章均印在右下角的有12張,兩枚職章均印在左下角的有7張,兩枚職章均對稱印在中間兩側的有41張。
(3)職章的印制順序不同。全套票券有59張正職章印在右側,副職章印在左側,只有一張5000元渭河橋票券正好相反,這是因為職章的排印順序是按票券的文字排印順序設定的,渭河橋票券票面年份是1953年,是設計印制時間最晚的票券,按當時書寫習慣,已將票面文字書寫順序由過去自右至左改為自左至右,這是第一套人民幣中惟一一張按新規則書寫票面文字的票券。因此,票券上的職章也相應改為由左至右順序。
(4)職章的間距不同。不論兩枚職章的印制位置是在右下角、左下角還是對稱印在中間兩側,各票券上的兩枚職章之間的間距均不一致,有的跨度很長,分設票券兩側,有的跨度很小,幾乎相連,甚至有的同一枚票券其職章間距也不一致,如正面黃黑色100元北海橋票券正副職章間距有兩種:一種為4.2厘米的長間距,另一種為2厘米的短間距。
(5)職章的顏色不同。全套票券有58張為紅色,只有5元水牛圖票券和20元帆船火車票券其職章顏色與票面顏色相同,分別為藍色和棕色。
總之,第一套人民幣票券上的職章豐富多彩,變化萬端,這些特點反映了第一套人民幣的戰時性和過渡性。
2.第二至第五套人民幣圖章征。自第二套人民幣起,人民幣設計和印制開始走上了正軌,注重了票券的藝術性和防偽功能,因此,票券上的職章也注重藝術效果和防偽功能,既正規統一,又具有變化性。表現在:
(1)票券上的職章名稱均采用“行長之章”和“副行長之章”,印制順序均按票券文字從左至右排列。
(2)印制位置表現為既統一又富有變化性。第二套人民幣角券的職章均印在票券右邊花符襯托的面值下面兩側,有支撐和托起花符和面值的藝術效果;元券的職章均印在正面中間主圖下邊兩側,形成支撐和襯托主圖的效果。第三套人民幣角券除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此券屬于承上啟下過渡性票券,與第三套人民幣其他票券在設計風格上有所不同,故職章位置也不同于其他角券)外,職章均印在正面左側主圖下面的邊框上,且分布在年號兩側,既對稱統一,又具有隱含效果。第四套人民幣全部票的職章均統一印在票券背面主圖兩側,與下邊框平行,十分協調對稱統一。第五套人民幣的職章只用“行長之章”一枚,印在票券背面右下角,與年號并列。
(3)職章顏色趨于統一。第二套人民幣全套票券除兩種版別的5元券(1953年和1956年)的職章顏色與票面主色相同外,其他票券皆為紅色;第三套人民幣全部票券的職章顏色均為紅色;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全部票券的職章顏色均與各票券主色相同。職章顏色選用統一紅色或與票券同色各有特點:統一為紅色具有突出醒目效果,對主圖可起映襯、點綴作用;與票券同色具有隱含效果,防偽作用較強。
(4)從實際出發,有些票券的職章省略。例如:第二套人民幣中的1分、2分、5分紙幣由于面值低,造假可能性小,印制數量大,票幅面積小,為節省加印職章的勞動和費用,省略了職章,這是人民幣紙幣中惟一未印職章的三張票券,也是人民幣發行史上的一個特例,在紙幣發行史上也是極少見的。
來源:《人民幣紙幣集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