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票生產(chǎn)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工藝過程,而每一張鈔票的生命,都開始于一個有作為的設計師的工作。他們的創(chuàng)作心得將帶我們更走近人民幣。
雕刻精品是我永遠的追求
徐永才口述 衛(wèi)華整理
徐永才是上海印鈔廠高級工藝美術師。1999年,他所雕刻的毛主席頭像成為了第五套人民幣首發(fā)券一一百元券正面的主景。2001年9月發(fā)行的第五套人民幣五十元券背面再次采用了他雕刻的布達拉宮作主景。為此,筆者采訪了徐工。
說起自己的工作,徐永才很是感慨,娓娓地談著他的苦與樂,他的所思和所想:
每次任務我都看成是一次機遇,都要全心全意做好,表現(xiàn)最好的東西,為企業(yè)、行業(yè)增光。
人民幣的雕刻工作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主要是在線條組織上,要雕刻出味道,把素描關系表現(xiàn)好。百元券主席像原稿是由西安美術學院院長劉文西創(chuàng)作的素描稿,當時有11個人參加了評選,先后評選、修改多次,后來因為我刻的毛主席像的形象和氣質表現(xiàn)得好而中選。當時的工作確實是不分晝夜,回過頭看很苦,也很值得回味。
五十元券的布達拉宮主景我刻了三個月,而且是日以繼夜,加班加點才得以完成。為雕刻布達拉宮,我去過一次拉薩,還參觀了其他地方,照了很多像,另一同伴畫了很多素描,對西藏的風土人情有了深刻理解。布達拉宮,是一個很雄偉又具有神秘氣息的建筑群,如何在雕刻中用線條把這種雄偉與神秘,以及濃厚的宗教氛圍的特點表達出來,把景物刻活,用雕刻的趣味來表現(xiàn)藝術性,是我接受任務后便一直思考的問題,一定要找到那種意境,并用這個意境一直指導著線條的雕刻才會獲得成功。雕刻下來,感受最深的有幾點:
一是布達拉宮本身很有氣魄,房子都依著山勢而建,用大石塊砌成,角度后仰,斜指向上,具有一種內斂而雄偉的氣勢。布達拉宮中著名的部分有紅宮、白宮和金頂。菩薩塑像、歷代高僧金身等主要的都在紅宮,辦公也在紅宮。珍貴的文物都在金頂,因此畫面精選了一個角度,能夠反映布達拉宮的全貌,并把紅宮放在最中間的位置加以突出。對于紅宮和金頂,我對它的頂上和墻上的每一件宗教裝飾品都予以細致地刻劃出來,從而使得布達拉宮的宗教氣息得以突出。
二是西藏的山是高原的山,很有特點,只長一些小樹小草,比較茂密但不太高。因此我在雕刻樹木時,把石頭、小草也雕刻出來,表現(xiàn)出高原山體的特點,而且再密的地方也都用白線區(qū)分開,表現(xiàn)出較好的層次感。
三是高原的云,由于拉薩海拔接近4000米,因此云塊大而且壓得很低,很白很亮。我雕刻時便用大的線條表現(xiàn)云團,而且充分表現(xiàn)出各云團本身的層次與明暗對比。云彩為布達拉宮增添了雄渾的氣魄與神秘的意境。設計圖的陽光效果很足,立體的效果很強,而且紅墻、白墻的特點也要表現(xiàn)出來。我對陽光的表現(xiàn)就是通過投影,陰面和陽面給它加強,效果就出來了。白墻上面的窗子里面特別深,這樣突出了與墻的對比。但不管窗子多小,窗子中間都有一根白線,這就顯示出高原光照的強烈。
凹印的一個特點是層次多,線條清晰,層次感好。如布達拉宮主景中的樹再密的地方也都有白線,層次就比較多;前后山的比較,前面的線條粗獷,后面的線條細膩,表現(xiàn)前山的凝重和后山的柔和,層次感就出來了;云的層次感也很好。同樣顏色的東西,就是因為線條寬窄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質感,變化很多。上述這些,只有凹印印刷工藝才可以表現(xiàn)出來,膠印印刷就容易糊,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我對每一個雕刻作品都用很多的心血去研究。雕刻每一件精品是我永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