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觀察能獲“寶” |
發布日期:2005-3-16 9:1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印有"試模"字樣的關金券和"樣本"字樣的金元券尤為珍貴 世上干任何一件事情,都應該講細心,收藏紙幣也是一樣。我曾經碰到過這種情況,和我一起去舊貨市場淘金的幣友,經常會有一些意外的發現,我曾驚奇地問他們:“你從哪兒買的?”沒想到他們的回答竟令我后悔不已。原來他們是從我放棄的紙幣中找到的。這說明我太粗心了,一些好品種的紙幣夾雜在普通幣中竟沒有被我發現。于是,我總結這么一條經驗,不管是什么紙幣都要細心觀察,哪怕是垃圾幣也要一枚一枚地看看,防止魚兒漏網。你別說,細心觀察真能獲寶。
有一次,我在潘家園舊貨市場發現一位老鄉手里拿著一撂偽蒙疆銀行發行的一元紙幣。這種紙幣極普通,不少人拿過來翻翻,就搖搖頭走了。這種紙幣的號碼有4位、5位、6位的區別,于是我接過這撂紙幣,想尋找比較難見的4位號碼紙幣。翻著翻著,忽然發現這撂紙幣中有兩枚印有“凸版印刷株式會社東京”字樣的紙幣,這可讓我感到意外了。我心想,徐楓先生所著的書中沒有記載這種紙幣有印刷廠銘的呀!我意識到這枚舊紙幣不尋常,于是就問那個賣幣人:“這兩枚多少錢?”那人回答:“零買不賣,要買一塊兒買,一元錢一張,一共71張,給70元錢你拿走。”于是我痛痛快快地把這撂紙幣一下子全包了。
說到蒙疆銀行,我想簡單介紹一下它的歷史。1938年9月,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操縱、策劃之下,由所謂的“蒙古聯合自治政府”主席穆楚克棟魯普將原來由蒙古、察南、晉北三個偽政權拼湊而成的“蒙疆聯合委員會”更名為“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并成立蒙疆銀行發行貨幣。他們發行第一套主幣的時間是在1938年,共有1元、5元、10元、100元4種面額。這套紙幣由于發行量大,存世多,收集起來非常容易。但人們收藏到的這套紙幣均沒有印制廠銘。那么,為什么我偏偏又收集到兩枚印有印制廠銘的1元券呢?帶著種種疑問,我請教了徐楓和趙隆業兩位先生,他們告訴我:最近接到報告,不但發現了1元券上印有廠銘,而且也發現了5元、10元、100元券上印有“凸版印刷株式會社東京”的廠銘,只不過發現的數量非常稀少罷了。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人說,開始發行這套紙幣時都印有廠銘,因為是在日本廠印的,暴露了他們漢奸政府的嘴臉,為了掩蓋賣國賊的行徑,偽蒙疆政府收回了印有廠銘的紙幣,改發無廠銘的紙幣了。有的說當時老百姓拒用日本人印的鈔票,迫使偽政府改版印刷無廠銘的紙幣,收回有廠銘的紙幣。因為回收得比較徹底,有廠銘的紙幣就很難見到了。不管怎么說,這些標有“凸版印刷株式會社東京”字樣的紙幣已經成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和漢奸政府賣國求榮的罪證了。這只不過是兩種說法,到底真相如何,至今還是個謎。
還有一次我到北京報國寺文化收藏品市場地攤上去收集紙幣,轉了幾圈,除了普通品,沒發現有稀缺品種。凡搞收藏的,都有這么一種心理,不花點錢不甘心,因為來一趟不容易。我轉了一圈又一圈,嘿,還真有收獲。就在我多次路過的一個地攤上,明擺著幾枚國民黨中央銀行發行的關金券和金元券,很普通,但我發現顏色卻和普通品不同。我拿起來細瞧,哎呀!上面分別印有“試模”、“樣本”的字樣,這可是稀少的寶物啊!特別是“試模”券更為難得。它是鈔版制成后,用打樣機印制的一種樣票,它和為送審和發行印制的樣本樣張票作用不同,主要是檢驗鈔版質量、效果而印制的。除紙幣顏色與正式發行的紙幣不同外,還沒有流水號碼和印章,其它均和正式發行的紙幣一樣。這種“試模”券一般印制數量不多,所以尤為珍貴。當我把這幾枚“印模”券買到手后,那興奮勁甭提了。我暗自慶幸,險些擦肩而過的珍品還是沒有逃脫我的眼睛。但我也進一步體會到,紙幣收藏不細心不行啊!(《金融時報》王敬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