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雖然是個小國,但在集郵界,他卻以屢次發行新奇郵票而知名。似乎要和眼下的數字時代相配合,不丹最近又推出了CD-ROM(只讀光盤)形式的郵票。
不丹王國位于喜馬拉雅山東段南坡,是個內陸國家,周圍和我國、印度等接壤。1772年英國入侵不丹,不丹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49年不丹獲得完全獨立,1971年加人聯合國。
不丹從1962年起開始發行郵票。為了給該國的經濟發展提供資金,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不丹把該國的郵票事務交給了國外的代理人。從此,層出不窮的創新郵票出現在世界集郵者面前。
1967年不丹發行該國的第一種創新郵票——立體郵票。該套郵票共12枚,圖案為不同的宇航員和航天器。在紙質圖案上覆蓋一薄層透明塑料。該透明塑料事先模壓了細微的棱鏡形肋紋,兩眼通過棱鏡形肋紋所看到的圖像有一定視差,因而產生立體效果。這種立體郵票沒有齒孔,而且比一般郵票要厚許多。此后,從1968年到1976年,不丹利用這種技術發行立體郵票不下14套,總數超過130種,涉及蝴蝶、熱帶魚、昆蟲、鳥類、動物、蘑菇、阿波羅和老爺車等各種熱門專題。
1968年,不丹發行梵高和米勒等人的繪畫作品郵票1套14種。郵票具有特殊的表面質地,使作品的油畫效果被表現出來。1970年,不丹又用同樣技術發行梵高和米勒等人的花卉油畫作品郵票1套14種。
1969年不丹發行郵票1套5種,印在了絲織品上,表現的是絲織的佛教畫,類似我國藏族的唐卡。
1969年不丹發行以“鋼鐵歷史”為主題的郵票1套12種,印在鍍錫的鋼箔上。每枚郵票都有背紙,背紙上印著同樣的說明文字:“001 USS鋼箔”,其中的"USS"是“美國鋼鐵公司”之意。 1973年不丹推出6枚1套的《玫瑰花》郵票,印在了帶有玫瑰香味的紙上。
1973年不丹發行唱片郵票1套7種,在直徑6厘米和10厘米的圓形樹脂基片上,用密紋灌制了英語解說的不丹簡史和用宗卡語唱的不丹國歌和幾首民歌。
在沉寂了幾十年之后,不丹郵票又推出了新花樣。2008年2月21日,不丹發行了世界上首例文件型CD-ROM(只讀光盤)郵票。每張光盤直徑8厘米,可放8分鐘的視頻。光盤放在邊長為9.5厘米的方形封套里。封套正面印裝飾性圖文,背面有不干膠,可以貼在一個大信封上實寄。
已發行的第1張光盤標題為《王朝100年》,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不丹的五位國王,以這種方式慶祝自1907年開始的旺楚克王朝100周年。光盤郵票的面值為225努爾特魯姆(該國本幣),大約合5.7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