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枚從未面世的郵票——《新遂邊陲特別區赤色郵票》(見圖一、二),這是父親生前留給母親的。
圖一
圖二
這兩枚郵票均為雙聯。一枚面值為“伍枚”,刷色為棕紅色,票幅為30×24mm;另一枚面值為“壹分”,刷色為深藍色,票幅為24×21mm。
這兩枚郵票到底源于何地?經查閱《中央蘇區史》及走訪與父親生前一起在遂川縣工作的老同志(父親1949—1956年在中共遂川縣委工作并擔任領導職務),得知新遂邊陲特別區就在井岡山上。“新”即永新縣,“遂”即遂川縣,新遂邊陲特別區是以井岡山腹地茨坪為中心的一個區劃,北側為永新縣屬地,南側為遂川縣屬地,所以稱新遂邊陲特別區。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上山進駐茨坪;1928年2月初,在茨坪成立了直屬中共遂川縣委和縣工農兵政府直接領導的“中共新遂邊陲特別區委員會”和“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這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內成立的第一個特區政府。特別區委和特別區政府一直堅持到1930年上半年才停止工作。
那么,這兩枚郵票又誕生于何時?經我的考證,應該是印制于1928年3月至1929年1月間。
首先,這兩枚郵票之一的面值單位為“枚”,迄今在現存蘇區郵票中是絕無僅有的,這表現出工農武裝割據政權初創時期的不規范性。
其次,這兩枚郵票的圖案為網格狀花紋,除了“赤色郵票”四字表現出郵票的性質,從圖案上難以看出工農武裝革命的元素。而現存的大部分蘇區郵票則是馬列頭像、赤旗、紅星、地球、花卉、鐮錘、工農、士兵等圖案組成,表現出革命的指導思想、基本力量、最終目標、斗爭形式及政權性質等內容。這反映出赤色郵政從不成熟向成熟逐步發展的漸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