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7月28日《中國郵政報》文章透露,7月11日,國家郵政局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總參謀部、北京郵電大學、中國郵政集團總公司、標準化研究院,共計37人,就郵政普遍服務標準召開征求修改意見座談會。會議達成了幾點共識,對郵政普遍服務建立長效補償機制為共識主要內容。
劉立清同志任國家郵政局長期間,脫離郵政行業固有特點,不切實際提出三年扭虧“斷奶”工程。
“斷奶”工程已經5年,結果如何?公民合法財產被變相剝奪,憲法被踐踏;國家宣傳機器被人為停止運轉,客觀上完成了敵對勢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斷奶”工程中,地方集郵公司扮演了一個向腐敗“供奶”,對購郵者“斷奶”的不光彩角色。成為腐敗的橋梁并非虛構。
政企分離后的中國郵政,亂像叢生,國家郵政局被中國郵政集團總公司架空,成為花瓶和擺設。郵票的印制數量、銷售方式、結算比例、貼用范圍,均由集團總公司說了算,國家郵政局靠邊站,這是假政企分離,實際上是比政企不分更嚴重的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如果不出意外,到11月份左右將會有如下新政出臺。
一,郵票銷售款歸財政部。
二,窗口公開銷售。
三,撤銷地方集郵公司。
四,郵票全面放開貼用。
出臺上訴四條新政是國家對郵政普遍服務建立長效補償機制的必然結果。
國家不可能在對郵政普遍服務進行補償的同時,允許郵政擁有郵票銷售款之權力,更不允許其打折拋售;不可能允許郵政棄64000個營業窗口于不顧,拖到京、滬二大郵市拋售;不可能限制貼用,而使宣傳機器停止運轉;不可能讓腐敗的橋梁——地方集郵公司繼續存在,郵政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減員增效不可取。
再熬120天左右,新政定將出臺,郵政腐敗將遭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