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期間,大眾收藏熱情不減,集郵愛好者、非集郵愛好者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收集、制作奧運郵品,以集郵收藏的獨特方式來參與、享受、銘記北京奧運。隨著各地奧運宣傳集郵品的相繼問世,許多從來沒有刻制紀念郵戳或很少刻制紀念郵戳的地方都借奧運會之風,紛紛刻制不同類別的郵戳、發行不同類別的郵品來紀念這一舉國歡慶的盛事。廣大集郵愛好者紛紛擠向郵政局營業大廳,尋找各種名目,購買奧運郵品、填寫地址郵編、加蓋紀念郵戳、封緘檢查寄遞,給自己或為各地郵友制作一枚又一枚與奧運相關的紀念郵品,忙得不亦樂乎。不少地方驚現徹夜排長隊爭購“奧運會開幕式”郵品的場景,一大批非集郵者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之中,享受參與、收藏之樂。集郵的生命力在于交流,在胸懷廣闊的互聯天地,各大集郵論壇里的奧運互寄帖也非常火爆,點擊率和回復率十分頻繁,豐富的奧運會郵品在各地郵友之間交流,可見這種樂趣遠大于保值、增值的收藏之樂。
尤其令人矚目的是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博覽會的召開。據說,8日至18日11天會期共接待各界觀眾8萬余人次,成為奧運期間與奧運重要賽事同樣耀眼的亮點。作為全球首屆奧林匹克博覽會,北京奧博會在繼承以往奧林匹克集郵展的基礎上,豐富和擴大了內涵,匯聚了大批海內外集郵品、收藏品和藝術品等多種收藏形式,融入了更多社會發展的新元素,把奧博會建設成為展示奧林匹克文化藝術的一個新舞臺。北京奧博會展品不僅是全球各類珍貴郵集的大比拼,更突出了百年奧運的歷史和文化特色,凝聚了奧林匹克運動的人文氣韻,充分展示出奧林匹克運動和平、友誼、進步的宗旨。人們徜徉于珍貴郵品、藝術品、奧運相關藏品的藝術長廊,盡情地領略體育與文化藝術的完美結合、歷史與現實的交相輝映、各國文化的水乳交融,更直觀更深刻地了解了奧林匹克悠久燦爛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奧博會期間,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展銷活動,如國際郵票錢幣展銷,國際奧委會、北京奧組委特許產品展銷,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的特許零售店現場銷售,奧博會贊助商展銷等。其中,27個國家現場銷售郵票、錢幣、徽章等,使集藏文化得到了全方位的弘揚。舉辦各種主題活動,服務奧博會,挖掘奧博會的潛在商機,把百年奧運歷史與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企業文化所碰撞出的精彩火花進行完美展現,成為各國郵政部門、國際知名企業、部分北京奧運會合作伙伴及贊助商投身奧博會的巨大動力,更成為彰顯“奧運文化”、“集藏文化”的重要理念。
奧博會期間,組織者還專門設立“集郵日”。集郵日活動中,廣大集郵愛好者和各地觀眾饒有興致地參加集郵知識有獎競賽、燈謎和作品交流活動,極大地調動了集郵收藏和參與集郵文化的積極性。奧運主題郵品的文化內涵讓參與者開闊了視野,加強了交流,通過郵票這一載體,更全面地了解到百年奧運的發展過程,領略到奧運文化的精彩內容,體會到奧林匹克豐富的精神內涵。而組織者通過這樣的活動,吸引廣大集郵愛好者參與奧博會,也使集郵與奧運文化宣傳得到完美結合,推動了集郵事業的發展,促進了奧林匹克文化的傳播,體現了“全民互動,人人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文化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次有著深厚文化底蘊作支撐的、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國際性盛會,還有許多值得挖掘的重大的意義,特別是它帶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示,讓人們認識到:經濟利益絕不是集郵活動的唯一“答案”。
應邀為文,想起了杭州靈隱寺飛來峰下冷泉亭上的一副名聯:“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任何美景若想給人留下深長的體味,就必須上升到“意境”,并從“意境”中讓人感受到情和趣,如描寫靈隱寺飛來峰的詩句“鷲嶺郁巖曉,龍宮鎖寂寥”(作者:宋之問)即是。而好的述景文字,其魅力又絕不僅止于對景致的描摹,其中蘊涵的哲思和拓展后經久不衰的利用價值才是其創造出的最大財富。如果將上聯用于當前集郵的場景,怎不令人浮想聯翩?無庸諱言,近20年來,“經濟”成為集郵的第一屬性,即使發展至今,仍是人們認識的主流,“泉自幾時冷起”?有人認真考究的時候可能已經進入另一個季節。而“文化”被漠視多年,甚至被排擠到集郵屬性的邊緣地帶,今借奧運重拾,“峰從何處飛來”?未來發展的勢頭也許會從此備受關注!(康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