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下對郵市的猜想 |
發布日期:2008-10-11 9:08:11 作者:楊昊謙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2008年,對世界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三十年前,中國提出了改革開放,為世界揭開新一頁;三十年后,美國金融海嘯席卷全球,凡是地球一份子,無不受到影響。三十河東,三十河西,理固而然。今天,最可怕的是銀行體系受到沖擊,金融機構的倒閉、被接管,代表了經濟的破產。更可悲的是,在商業活動中最重要的是誠信,人無信不立,金融機構更不待言。如此沒信用,今后銀行還有生存的空間。
銀行是百業之母,又好像人體的心臟,將金錢流出流入,叫身體得以各按其職發揮和發展。心臟有事,手足何堪﹖小弟只是凡夫而已,又何敢關公面前耍大刀﹖我們的經濟衰退,可以是肯定的。郵市在大氣候中,理論上是無可避免會受影響。不過,當投資產品、衍生工具、股票、期貨等為大家帶來的泡沫,人們會否再信任銀行、再信任如些的虛擬交易呢﹖實物交易會否在缺乏信任的環境下會有所表現呢﹖
相信閣下看到香港的新聞,受雷曼迷你債券影響的有過萬人之多。不少人只想有年息三厘的回報,于是被銀行誤導買了。誰知有150年歷史的銀行也會倒閉﹖大 家才知自己是買了毒債。各位對比一下,郵票是吃人,可是有誰買了中國郵票會化為烏有呢﹖閣下投資小版,倘是面值附近,又要怕甚么呢﹖遇上有打折票,豈不是更佳嗎﹖郵票既可消耗,又可入冊,更可作長遠投資。最重要的,是莫過于實物交易。比起虛擬的買賣,一個電郵,一個電話,能與郵商郵人言談交往,豈不是更實在嗎﹖
今天有不少朋友看好05系列。猶記得昔日小弟推介05之時,被人罵個狗血噴頭。現在在淡市之中,05成了一奇葩,實在安慰。也許郵票就是要耐性,花一兩年時間是必要的。小弟堅持的,就是價值投資,只要是便宜,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就要買入。有一定的升幅,又或遇上更佳的品種,就會沽出。朋友,買與賣,有時不在乎價錢,反是人脈重要。與郵商多交往,建立深厚的情誼,得到的回報可能比金錢更佳呢!
2008發生的事實在太多太多了,希望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身體,家人朋友才是最重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