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郵市往風險市場上推 陳秀東 |
發布日期:2005-2-19 23:3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不要把郵市往風險市場上推 陳秀東
任何投資項目的投資都有風險——這一表白的多余。在事實上,是投資有風險和將郵市往風險市場上推,是兩種不同的問題。郵市,買賣郵幣卡,郵幣卡是收藏品,還是投機籌碼確定后,在排除各種各樣的謬論中,正確對待郵市,理論投資,就不至損失慘痛。
來了這么個開場白后,我們再來簡單地了解什么是風險市場。風險市場,必然是新興的還不成熟的行業。有的是從此一功能衍生出彼一功能,還未完善,也完善不了。如證券市場上的買空賣空行為。一般來說,風險市場發展很快、很猛,變化迅速,其前景難以預料,缺乏現實的先例參照。涉足它,成功,沒有保障;失敗,不可避免;故曰風險市場。如耳熟能詳的網絡,便是一個所謂的新興產業。成功了,投入少收益大且快,反之亦然。郵票,誕生160年了。隨之郵市也興起了。集郵,屬于收藏大項中的一個大類,雖然在收藏中還年輕,但早有定論。在集郵投資中要想獲大利,考的是眼光,而不是膽大妄為。在正常發展中,增值雖不能一夜暴富但有保障,二三百萬美元一枚(件)的珍郵(品),絕不是為集郵立的風險牌坊。中國郵市近年慘遭人禍禍殃,不是考眼光,而是比膽大,有人跟著標新立異向風險市場上推,結果是徒勞。此不屬于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問題。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戰勝困難,改正錯誤,而不是向錯誤低頭,向困難俯首稱臣。還有個郵市不是風險市場的有力證據。郵票不是一般商品,不是特殊商品,它的面值作為預付郵資的憑證,具有國家法定貨幣的法定性和嚴肅性。郵票面值不保,打折,損害國家郵政的形象和信譽,呼吁消滅打折票不良影響的萬人簽名活動曾經有聲有色。中關村,號稱中國的硅谷,成為中國創業的象征,但在那里倒閉與創業幾乎一樣頻繁,既不影響中國的形象,也不降低中關村的吸引力。
郵市存在的風險,不是郵市本身有風險,而是來自投資者自己對郵市定位不準,盲目投資的風險。過去的經驗,現在的教訓就是證明。如何認識這種來自投資者思維上的風險轉嫁在投資行動上暴露出來的問題,低價不買高價買,跟著熱點導向追,不能先人一步,不敢先人一步。在市場低迷時總是怕這怕那,到市場好轉起來又后悔莫及膽大起來,暴露出性格中存在缺陷。
把郵市往風險市場上推,無非是為炒新制造輿論,然而,大多數郵人不認可,反響強烈,進行抵制。如果接受郵市是風險市場的謬論,便是接受炒新與打折的合理合法,中國郵人好不容易經過幾代人建立起來的集郵文化成就將在盛世湮沒。
中國集郵者從來沒有飽和過,郵人有強烈的參與欲望和要求,因這樣那樣的原因屢受挫折,只要改變現狀,回歸集郵,理性投資,把郵市辦成集郵者的樂園,發展潛力巨大。而這一任務,是炒新和郵票打折無論如何也擔當不起的。相反,多年的炒新和郵票打折,使曾經號稱的2000萬集郵者流失后僅剩十分之一的200來萬,只是總人口13億的0.16%左右,4億城鎮人口的5%。這個比例,顯然比飽受戰爭動蕩的阿富汗、伊拉克高。郵市,沒有廣泛的個體參與,炒新的功勞,不過如此。
郵票只有進入集藏,而不是炒作。價值才能迅速有效提升,一味炒是炒不出大價錢來。炒作,雖然以人類有了剩余產品隨拍賣萌芽就伴隨而來了,但世界上有“拍賣文化”之說,卻沒有“醋魑幕敝唬杉醋饕淮時槐咴禱耍渙酥髁魑幕牡釤謾K淙徊荒芏啪繞涫且恍┒裥猿醋魘錄型舛冀淞腥刖韭級源罷蹦選4司拖蠼暄跎閑似鸕摹靶匝А薄ⅰ靶暈幕幣謊⒉弧胺穌甭粢?。賣淫嫖*似是“六害”之一。
“收藏”一詞很神奇,含金量極高。眾所周知的《蒙娜麗莎》油畫等,雖然貴得驚人,想據為已有的人卻不止一個加強連。新中國的大珍郵拍出100多萬元人民幣一枚。文票珍郵中的“小一片紅”,值10多萬元一枚。可是它以后出的《貴州風光》錯號片AB組,所知其存世量與“小一片紅”的存世量相近。由于出在炒新盛行,集郵不振,不是收藏活躍期,價差100倍。
炒新者很前衛,很精,不為人作嫁衣,當解“套”軍,自視甚高,那是一廂情愿,聊作自慰。但自己套自己,自己為自己掘墳墓,比誰都套得狠,套得深,正應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之說。相反,在炒新初中期新手勁所摧殘,老郵急跌、慘跌,超跌橫盤后,有了價值發現。雖然緩慢,但穩健地回歸價值,其損失正在減小。在低位敢于買貨者,已經是贏家了。
投資,歷史地看,還是理性,甚至保守一點好。成功者的經驗反復驗證:“靠采納最新的投資策略和隨最新的潮流并不能賺錢。”假如自己能發現升值高的潛力品種,又能預估出合理的價值的話,發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尤其在集藏投資中,靠的就是眼光與耐心。
來日方長。花在準備上的時間多一些,準備得充分和細致扎實一些,避免風險而不浪費機會,痛苦少一些,收獲大一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