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獨舞未見共鳴 劉 寵 |
發布日期:2005-2-15 23:1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金雞獨舞未見共鳴 劉 寵
最近的郵市行情有點怪。你說不好嘛,有個別品種的漲幅己經超過50%;你說好嘛,市場上明顯人氣不夠,雖談不上“我花開后百花剎”,卻也表現得有些凋零。
具體些吧。
《乙酉雞》大小版大幅度上揚。和別的品種有所不同,《乙酉雞》面市之前已經在市場上引起騷動,期貨價從36元到42元之間一路爬升,雖然中間也有下跌,勢頭明顯難及,最后是期貨價越來越高,最終定格在42元。元月5日,《乙酉雞》大小版正式面市,開盤價42元和23元;在一片觀望市態中,于1月7日下跌到最低時的34元和17元,這就是《乙酉雞》面市以后的最低價;隨后就一路攀升,第一步就到了44元和22元;在這個價位僅僅停留了一天,這個數字又被立即刷新,大小雞的頭于1月19日己經高高地揚起到51.5元和28元。至1月20日,其市價還停留在50元和27.5元左右。從最低點到目前的最高點,《乙酉雞》大小版的漲升幅度都己經超過了50%,似乎真有了“雄雞一唱天下白”的味道。
可是,我們只見“金雞獨舞”,卻未見“百‘雞’爭鳴”。
市場上被廣大投資者認可并具有廣泛參與群體的“03小版”未見有任何動靜,1月5日之前什么價,現在還是什么價,無論是表現活躍的還是表現一般的,全都象被一幫武林高手點了穴位一樣,定定地站在那里,文絲不動。
“04小版”也大體如此,即使有個別品種有所漲升,那也是小巫見大巫,就是跌得最狠的亦或是最活躍的品種,從《乙酉雞》面市以后最低點到目前的最高點,漲升幅度也沒有一個達到10%。
可悲的是,很多編年小型張還在下跌。不管怎么說,小型張板塊也是風云幾十年的前線品種,其市值占整個郵市市值的重量是所有板塊中最大的。
更為奇特的是,這次的《乙酉雞》行情,只有北京市場表現得活躍一些。聽上海的郵商講,上海方面很少人參與,有貨也是立即傳到北京。這就更加有點“金雞獨立”的味道了。
為什么會出現此種狀況呢?我們不妨做一些簡單分析。
現在的市場,拒炒新郵意識己經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翻看近十多年的郵市史,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新郵轉,炒新已經成為郵市發展的一個痼疾。在這長期的炒新史上,只有那些有關系有消息的少數分子掙錢,賠錢的是絕大多數,如果是在高位追進的,賠個底朝天也是常事。在這個過程中,一大批郵政蛀蟲被養得腦滿腸肥。因此,拒炒新郵,己經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大多數投資者都比較認可的自覺行動。這次《乙酉雞》大小版的炒做,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郵政為2005年新郵而炒。誰都知道,2005年的新郵預訂狀況很差,他們想通過將《乙酉雞》炒高而再將今年的新郵順利的推出去,現在的做法和2004年初的做法如出一轍,就是不知道他們的這個如意算盤還能否湊效。
也有人將《乙酉雞》和《甲申猴》相比,可是去年的此時,《甲申猴》的貨源鋪天蓋地,而今年的《乙酉雞》貨源極其稀少,與去年相比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因此,《乙酉雞》和《甲申猴》在參與人數上出現今昔兩重天也是理所當然。
有人說《乙酉雞》的大幅度漲升是2005年超級大行情的預演,可給我的感覺卻是生生地將2005年的行情推遲。如果再次出現一批套牢族,想不讓行情推遲都難。
不過,對郵市行情的總體走好,我是從來沒有懷疑過的,趁著熱點轉移,悄悄地買進一些被大眾接受和認可的精品,長期持有,應該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北京郵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