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我們耕耘 我們收獲 張健初 |
發布日期:2005-2-6 20:0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2004:我們耕耘 我們收獲 張健初
“猴”、“雞”相交,又是一年。郵市忙死忙活折騰12個月,此時是種什么心態?說鮮也鮮,說甜也甜,說辣也辣,說酸也酸,說苦也苦,說咸也咸。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真真切切體會。
最意外的是桃花二月,中央電視臺居然在《第一時間》檔,對郵市生肖“猴”熱進行了報道。末了還借業內人士之口,肯定“短期內猴票的市場行情還會繼續上揚”。郵市屬于“旁門左道”,能在權威媒體亮相,自然關注多多。一時間,有關郵市報道鋪天蓋地,且都報喜不報憂其架勢,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壯觀。而經過媒體百般美化的“猴”,也有風就是雨,上躥下跳,短短月余,從40元躍至百元以上,從而挑起春季行情的爆發。回過頭想想,那兩個月真是N個爽,甚至衛生間方便一趟回來,手里的郵票又“啪啪啪”往上漲了幾毛錢。
最迷糊的是市場傳聞多如風,市場上轉一圈出來,別的什么也沒有聽清,滿耳裝的都是大大小小或真或假的傳聞。說平信郵資上調者信誓旦旦,上調時間,上調幅度,一清二楚,你不信還跟你急;說取消普通郵票發行的也言之鑿鑿,從理由到方法至步驟,詳詳細細,你沒有理由懷疑。但最終,落實到位的一是“國際郵資上浮”,二是“郵票貼用包裹”。而后者,大多地方郵局并不買賬,因而又引出許多“包裹”官司。盡管如此,有總比沒有好,最起碼,市場上花票的價格,向上拉了2-3成。
最爽快的是管理層夏初閃亮出刀,全面銷毀1992-2001庫存紀特郵票。此舉快刀斬亂麻,涉及金額高達30個億。長期以來,“量”始終如大山,壓得參與者喘不過氣,郵市也如老牛破車,實在不堪負重。有管理層如此高價一刀,即便一時半會不能見效,最終也能對市場產生影響。立竿見影的只有兩個品種,一是“雅典奧運”小版,火急火燎上躥到60元附近;一是“鄧小平”零散套票,市價居然越過同題小型張。中國集郵史上,絕無僅有。
最看不懂的是決策層政令下發后,如泥牛入海,三番五次重申,也得不到積極回應。按常理,有好政策,有好措施,一步到位,清清爽爽。但郵票發售渠道混亂,個別地方山高皇帝遠,根本不睬那一套。其中最典型的,9月中旬,管理層剛推出《關于進一步加強紀特郵票銷售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申“保存郵票包裝以及防偽標簽備查兩年”等細則,并增加違規責任人必須承擔連帶經濟責任的條款。但到月末,浙江水嘉集郵者王凌云,就在郵市花高價買了20版本該在8天后發行的“城市建筑”小版。前面賣生姜,后面喊不辣。成為2005郵市一大怪。
最佩服但同時也始終心生疑云的,是強拉“世界杯”小版走高的“明莊”手法。在此之前,“世界杯”小版市場形象一直不佳,低谷時,不少郵商采取破版的形式,將其當花票銷售。“明莊”資金入后,硬將其價格,從5月下旬的17元左右,拉到后來的46元附近。尤其是,當大盤以低迷態勢尋求支撐時,它仍以其單薄身體,企圖頂起一片天。其實地球人都知道,有資金有能力有膽略,也必須和市場大環境相吻合,必須和能調控市場環境的政策相吻合,否則,任何努力都會付諸東流。“世界杯”小版最終崩盤,再度驗證這一點。
最引發不了集郵者參與欲望的,當數“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5屆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5種不同面孔的主題郵品。“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更是前無古人。既無前者,自然高炒,隨博覽會開幕,居然高高在175元有成交。但最終跟風者囊中羞澀,雖有陪公子讀書的心,但無陪公子讀書的力,只有眼巴巴看它無可奈何跌到50元左右。也說明一個道道,“買”的比“賣”的精,參與者都學乖了,想把他們繞進來,“難于上青天”。
最讓集郵者發自內已一笑的,是從1997年郵市高潮至今,前后六七年時間,今年的新郵預訂,才算是第一次得到正利率回報。2004新郵售價117元,年末市價為115元,加上“甲申猴”贈送版,市價將達到135元,有15%的增幅。在其中起頂梁作用的,為“清明上河圖”、“雞血石印”等4款郵票。正是它們強有力支撐,2004新郵整體價格才有所上抬。只是欣喜之余也有憂慮:本意為利息補償的“甲申猴”贈送版,卻成為補償新郵預訂年年虧損的途徑。難道國家名片的形象,非得靠這種方法提升?
最讓發行方感悟,并最終做出“取消大小版”的,是“雞血石印”等單一套版張形式。同是小版,但此小版非彼小版,引發出的結果有本質區別——市場高炒的同時,也為集郵者帶來實惠。決策者從中悟出了作用力甚至超過銷毀庫存郵票的更好舉措。2005年25套新郵,有13款為套版張(含5款單枚/套小版,不包括“乙酉雞”),其中面值最高為15.20元,面值最低為6.40元,其余均在7.20元至9.40元之間。不怕不動,只要一動,集郵者必然受益,也算是雙贏戰略!
大江南收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