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郵市里的郵品總比郵票公司的便宜...搶郵政的市場."所以郵政要"掃蕩打擊","要消滅郵商和專業投資者".
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但我認為那只是郵政的無知和愚蠢.如果沒有郵市,沒有郵商和專業投資者,集郵郵票的儲值增值就是一句空話,純集郵者的人數就接近火花,向文革前后靠攏.沒有了儲值增值功能的同時,收藏的主流將青睞信銷.120元回歸折,25元火炬折的非法銷售如何實現?高價新郵推向何方?誰來為郵政每年幾十乃至1--2百億新郵買單?
郵政過去曾"掃蕩打擊"市場,"要消滅郵商和專業投資者",這只能說明郵政的無知和愚蠢.是自掘墳墓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