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湯成光
進入8月中下旬以來,郵市并沒有因為歇夏期接近尾聲和國家郵政局歷時兩個多月銷毀30億元郵票的政策性利好措施的實施而出現好轉,反而出現了人氣減退、成交低迷、價位連續下挫的勢頭。出現這種沉悶低迷走勢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由于從8月開始,新郵已進入發行的密集區,又由于過度炒作,被炒家們瘋狂拉高的新郵價格連續演繹“高臺跳水”,不僅套住了大批資金,而且也極大地打擊了市場人士的信心,因此,大盤回調成為必然。二、銷毀30億元郵票的利好因素已完全被市場消化釋放殆盡;相反,二級市場上仍然不斷出現的違規放貨行為加劇了市場的空頭氣氛。三、前期許多媒體對行情向好的輿論造勢過頭,而對不利因素和困難面的思想準備不足,市場的信心基礎樹立得不牢固。
那么,9月以及今后的郵市行情將如何演繹呢?筆者根據市場和政策面的種種跡象分析:調整的趨勢可能還將繼續發展下去。只有兩個因素明朗以后,市場下一步才能夠選擇突破方向。因素一:8月是郵政有關部門落實今年30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制止郵票打折問題提案”的整改限期。“郵票打折”涉及郵票發行體制和郵票發行政策等敏感問題。如果有關部門積極應對,堅決整改,切實按照提案中提出的7條整改意見進行整改,郵市走向必將選擇向上突破。因素二:九十月又到了郵政有關部門為2005年新郵票的發行、預訂政策造勢的時候,郵政有關部門必將根據今年新郵票發行情況的得與失,制定出明年的新郵票發行、預訂政策。可以說,今年新郵票的發行、預訂政策雖然在2003年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改進,但是,仍然沒有被市場全部接受和認可,如果2005年郵政有關部門將新郵票的發行統統交給全國各地的郵政營業窗口,公開向社會出售(事先不公開發行量),發行期結束后把沒有賣掉的全部銷毀。如是,筆者可以斷言:郵市也必將選擇向上突破趨勢,并且將出現長期、健康的發展局面。
綜上所述,9月及今年四季度的郵市行情如何發展,筆者認為主要取決于上述兩個政策因素,如果政策對頭,我們沒有理由對郵市的前景抱悲觀態度。
來源:郵政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