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欣與失落在奧運場上交織上演十六天, 今天終于落幕。 運動員在勝利的一刻, 或振臂大呼或歡喜若狂的亢奮表現, 相信并非為金錢名利, 甚至個人名譽, 而是對成功背后多年來所付出的努力與犧牲, 血汗與艱苦等作出了一次盡情的宣泄, 筆者向他們致以無限敬意。另一方面, 運動場上亦是國力的展示, 今屆中國能與美國在金牌榜上進行激烈競逐, 反映出中國國力己站在世界前列。
一國之興衰對郵票的前途有著極大的影響, 先說衰落的一面。前蘇聯由世界一哥的地位解體后, 其最大的一國俄羅斯的經濟仍是一團糟, 大多數國民仍需為溫飽而奔波, 何來閑錢購買郵票。可以說前蘇聯郵票已失去投資價值, 發展下去可能到無市無價的境地 (珍郵除外) 。反觀歐美各國, 在二次大戰后經濟迅速發展, 可說是安亨升平, 集郵者都超過百分之一人口。 但同時由于投資渠道眾多, 集郵己超脫于投資領域(珍郵除外)而至收藏觀賞, 怡情養性的境界。郵票地位崇高, 在小額的交易和日常生活找贖中都常當貨幣使用, 所以美國僅二億多人口而每套發行六、七千萬基本是無甚壓力。
那么中國郵票的前途又如何呢? 在強大的國力支持下, 筆者認為潛質優厚, 前途無限。先說潛質, 二次大戰以從中國還要進行4年內戰, 建國后亦未能全力搞好經濟, 文革十年更是對集郵事業全面扼殺, 多種因素使郵票的存世量和集郵者劇減。此后經過十多年的休養生息, 集郵者漸增至千多萬。但隨著編年票的出現, 郵政政策亦轉變得更為自私自利, 結果再一次大規模地壓仰郵人和集郵事業, 導致十多年來的新郵打折, 集郵人數又劇減至二、三百萬。集郵者僅占人口的0.23%。之不過凡事有失亦有得, 如果認為現時郵市只是被人為因素過度壓仰和扭曲的話, 他日得以撥亂反正, 重回正軌后, 有賴于上述二次人為錯失, 整體上現時中國郵票的存世總量明顯甚輕, 只要集郵人數能回復到1%, 即1300萬人, 再加上投資者和海外的集郵者的加盟, 當然還有用于郵政用途, 他們將是數倍于集郵者, 所以即使是5000萬的印量還會嫌少。但, 以上的分析要建基于以下二點因素:
其一是國家郵政要徹底改革: 新郵的發行制度要與國際接軌, 即是要公開發售; 改變現行的監管制度, 意即政企分家。最近又發生一件令人極之氣餒的事情, 鄧小平型張提前數天在郵市露面, 郵政竟然視若無賭, 不作追究, 此事若發生在歐美國家, 勢必震撼整個郵政和集郵界, 不拉人查辦和刑事起欣才是怪事; 取諦集郵公司, 緒塞違規放貨源頭, 否則數年后又要銷毀數十億之郵票, 沒完沒了。
其二是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外幣。現時國內投資渠道少, 資金流走區域有限, 而郵票升趺純粹是供與求的關系, 再加上集郵的群眾基礎廣泛, 只要是郵市投資環境好轉, 資金仍會紛至踏來。
郵市的最大利好將是來自郵政內部的改革進程, 可能是緩慢而漫長, 慢牛的走勢亦是郵人基于‘聽其言, 觀其行’的實際反映。
來源:中國投資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