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去老家秋浦河那邊漂流,坐在竹筏上,身體隨河水起伏而晃動。視線與河床基本是平行的,于是或窄細或寬闊或平穩或跌宕,心律便高低紊亂。特別在湍急之處,一顆心就提在嗓子眼,以為就此會沉入激流,卻隨竹筏輕輕一閃,又到水綠如墨的深潭之上。
近些天郵市“秋老虎”再現,道理也如竹筏漂流,只不過正行在狹窄之處,風也急,浪也高,巨石險灘,都集中到一起罷了?纯匆泊_實傷心,管理層大舉銷毀郵票的政策效應,如一壺剛燒開的水,在郵市轉了一大圈,又冰冰涼沒有一絲兒熱氣。該打牌的依舊打牌,該下棋的依舊下棋,曾經紅紅火火的市場,又重回不死不活老皮條狀態。
有急流就有平緩的水面,有險灘就有開闊的河床。同樣,郵市也不可能永駐這種疲軟的生存狀態,在經歷九死一生七十二劫后,必然會迎來勃勃生機的活躍期。
先說政策。近些天市場走軟,與政策“新小版頻出”密切相關。在人氣不足、資金不足的大背景下,小版形式即使可圈可點,也只能是花式點心,偶爾一吃可能味道不錯,當做主餐萬萬不行。但8、9兩個月8套新郵,居然設計出11款小版或準小版,來勢兇猛,難以招架,郵人自然以一個“躲”字走為上。“新小版頻出”,方法不對,但思路清晰,目的還是想以此刺激低迷的市場。這也是政策始終向好的大環境。各地反饋的信息,決策層其他一系列更有深度的措施,包括改進新郵預訂方式、出臺《郵票價目表》等等,也正在制訂與落實之中。盡管市場行情向淡,但抬眼看,政策仍然值得期待。政策是行情變化的綱。政策擲地有聲,行情風生水起。
再說人氣。人氣是隨政策走的,行情又隨人氣鼓泄而上下起伏。6月下旬的跳空高開,8月中旬的無聲回落,說到底,是人氣在其中起牽制作用。市場上可見的人氣是參與者的信心,而支持市場可見人氣的,則是千千萬萬集郵大眾。近十多年發行政策片面強調單方面利益,新郵不斷,打折不止,從而傷害了集郵者的感情,集郵隊伍因此大量流失,由當時的號稱1800萬萎縮至現在的200萬,甚至更低。2004年發行政策向集郵大眾傾斜,“新郵打折”現象基本得到遏制,集郵者找回“集”的感覺,一些曾遠離集郵的郵人,也逐步向集郵隊伍回歸。而這一點,恰恰是市場最值得期待之處。集郵隊伍擴大,集郵需求增加,市場供需矛盾發生質的變化,行情向好,也就有了更穩定的基礎。
圖怡情的認準了集郵收藏,圖生財的認準了集郵投資,既然都上了這一只竹筏,大家就都心平些,氣靜些。讓我們共同期望政策繼續,期望人氣繼續,期望9月深秋行情的繼續。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