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京滬郵市行情連續大跌!其中足球從35元多跌到23元,毛澤東小版從65跌到47,奧運會小版從最高期貨價格60多跌到37...大多品種都有30%以上的跌幅,少數品種跌幅高達50%上! 甚至一些熱品價格竟然低于銷毀利好之前的價位!!在今年郵政宣布銷毀高達30億庫存的市場環境下,短期內各品種如此大跌,實在找不到合理的理由! 如果說有人在長勢如潮的時候大喊機會的話,如今大幅調整之后的機會是否更加實在和誘人呢? 更何況引發大跌的理由完全是市場的誤會,并不真實存在! 一,人大提案回復是利空?前幾天,國家郵政局給楊先龍等人大代表要求解決郵票深幅打折提案的答復出來,國內某報章刊出文章,認為郵政敷衍人大代表,使用外交辭令,是重大利空消息,不少郵人也情緒激動,表示憤怒.但筆者冷靜看過之后則認為這種回復方式基本正常,所舉有關恢復包裹貼郵票,郵政內部提高結算價格,和大量銷毀等措施是事實,市場郵票折扣有所提高也是事實.至于把人大之前的措施一一羅列,也并沒有特別指責的地方,筆者曾經擔任一個單位包含文秘工作的辦公室負責人多年,知道中國的官樣文章該如何去做,目前還沒有什么部門可以標異立新,鑼鼓開場都有一個"回顧"的開場白.郵政也表達了繼續努力消滅打折票的決心,至于具體的改革措施和后續方案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不可能一次人大提案就很快解決所有問題.當然市場積弱多年,目前采取的所有措施并不十分有效,違規行為依然故我,票品打折并沒有明顯改觀,郵人繼續的強烈訴求是合理的,但把這次人大提案回復看成重大利空沒有合理依據.據傳楊先龍等代表在收到"答復"之后,表示要再做調查研究,日后對郵政當有進一步的要求. 二,新郵沖擊真有那么大?今年八,九月份郵政密集安排大量熱門品種發行,對市場影響肯定是存在的,但往往是心理沖擊大于實際發生.不少人以為所有熱門新郵都將運到京滬市場炒作,那是認識誤區.新郵發行是國家正常的郵政需要和文化生活,任何國家除了重大戰爭之外,不可能停發新郵.目前新郵發行量應該說比較合理,社會收藏購買對新郵還有相當需求,這次各地排隊購買鄧小平郵票就是例證,中國郵票出口也沒有停止.本人感覺除了心理影響之外,這次發行的熱門新郵沒有對市場資金帶來太大沖擊.原因是熱門小版發行量都在100萬下,最新發行的奧運小版,鄧小平小版和型張,華南虎等熱門品種在市場流動不是很多,購買無量. 三,郵政大規模放貨是否存在? 筆者前期也親自目睹兩次公司放貨,但放出的品種和數量比較有限.今年郵政大規模的放貨行為應該沒有發生,原因是庫存銷毀實施之后,大多公司除了新品,也沒有多少東西可放,即使具備大批量貨源,在目前的市場背景下郵政也放不動,接盤能力實在有限.故有人指責網上傳聞的幾次公司放貨消息是人為蓄意制造,無中生有.銷毀以后,筆者覺得公司貨源對市場沖擊的影響正在下降. 四,30億銷毀進展如何? 自7月25號郵政宣布銷毀30億庫存,到今已兩個月過去.近日不少郵友發現郵政沒有到期發布銷毀結果,覺得利空又到.銷毀消息公布之初,社會最為關注的是銷毀是否實施徹底,從目前的情況看,這次銷毀應該說做得比較到位,當然也有一些截留,但任何人做郵政局長也不可能辦到粒水不漏.至于銷毀期限,記得當初郵政只提需時兩個月左右,沒有宣布具體截止日期.因為各地封庫后人工點算需時太多,工作量太大,目前適度的拖遲還算正常.根據筆者了解,江西省的郵票銷毀時間安排在西藏之前,列全國倒數第二.目前該省待銷票品已經點算完畢,近日即可運京銷毀.如此算來,整個銷毀工作可能在下月上旬全部結束.銷毀工作完成以后,根據目前的實際效果,郵政當有進一步的后繼措施出臺. 五,新郵價格低開和市場超低調整孕育重大機會.前期奧運小版發行的時候,有人把60元的期貨看成是"天價",那不過是當時的比價而言.筆者不炒新郵,但是從技術上分析,奧運小版那樣的題材,區區90多萬的發行量卻不高, 如今奧運小版跌破了40,有人還預測要跌破30,但那種可能年內幾乎不存在,市場是一個整體,如果奧運小版跌破30,那么整個市場都要跌回到起步年代,顯然那種環境如今不再存在.應該說后來的鄧小平小版和型張,華南虎小版發行量都不高,價格明顯的屬于低開了.其他有如03小版,最近市場過度敏感,錯誤敏感,跌幅過大.九月份還有幾款新郵發行,但正如筆者以上所言,新郵對市場的實際影響和沖擊實在有限.在并不存在什么利空的情況下,眼下機會真的到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