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當年郵市的97瘋狂,01的井噴行情,不竟讓人感慨萬千,多少的歡樂多少的淚水夾雜在其中,97的瘋狂之后帶來的是無比的災難---7年的下跌讓許多還是夢幻中的人們徹底的醒悟了,但為時已完,深套其中......如今的行情正有點像是97年瘋狂前行情的預演,又使人充滿了幻想。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這么一個問題,在市場上有人賺到錢嗎?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所賺的錢來自那里?
一個無法否認的問題-----賺錢的永遠是少數人,這些少數人為何會賺錢?你想到了嗎?
這少部分的人的思維就是一種反向思維的操作,即當大多數人看好的時候這些少數人就會分析是否為真的看好,當大多數人看空的時候,亦是如此。場里往往是這一小部分人在賺錢。
回望歷史行情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先拿以前的個性化郵票《如意》和《鮮花》做對比吧!
1.《如意》曾經被人從16左右一直炒到將近50元的記錄,這一美好的輝煌記錄,使大多數人對延續的第二品種《鮮花》也產生了聯想......可是其結果呢?
2.最近也是,剛剛發行幾個月的《猴片》從2元左右一路飆升到40幾元,這一輝煌的戰績又使人飄飄然然的把接下來高開的《奧運片》炒個底朝天,高開的結果導致其價格從10元左右一路狂瀉到如今的2.5元,這一殺傷力非同小可。
3.事情往往都有個戲劇性的變化,8月13號之前人們爆炒期貨,《奧運小版張》硬是被炒到60元,發行當天就跌破50元,當日跌幅達百分之十以上,直到38左右才走穩目前價格在41元左右。到了8月22號鄧小平小版發行.開盤價為27元左右,當天下午跌到了24元,這個時候只有極少數人在這個價格殺了進去.大多數人都看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第二天爆漲至30元,第三天33元有人要不到貨......又是少數人獲利。
在大多數人看空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是否做多.在大多數人看多的時候是否應該表示該出局了呢?
接下來的8-9月的郵票密集發行區域大多數的人又開始看空了、害怕了,市場到處彌漫著空頭的云霧,這密集發行區到底是個機遇呢?還是個陷阱呢?自己慢慢研究,或許會找的到答案的。
一家之言,莫當真,且當是娛樂娛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