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貨放出大行情 苗一葉
苗一葉 轉貼自:中國郵幣卡網
新郵的發行和銷售對市場的影響很大,八月份的新郵壓力就使市場步步走低,這還是在郵政控制沒有放貨的情況下,如果說大規模放貨市場會成為什么樣的慘境就可想而知了。
郵政發行和銷售新郵沒有錯,錯就錯在高于面值和低于面值在發行期內向市場銷售,是違法亂紀行為,造成嚴重的不公平競爭,不是官與民爭利的問題,而是官吃民、坑民、害民的問題,22日發行的鄧小平小型張18日就在市場出現,賣價14元(見到一張編號是:014201630),現在市場上打折,但在郵政窗口卻買不到,郵票銷售中的這種現象是破壞性極大的,打擊了集郵愛好者的集郵積極性,使集郵基礎被破壞,集郵隊伍萎縮,七年低迷就是這種銷售新郵方式結下的惡果。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前,郵票敞開銷售,也沒有深幅打折現象產生,集郵事業健康發展,世界上其它國家也是在發行期內面值公開銷售,老郵增值,集郵隊伍穩定。中國郵政近些年的急功近利和見利忘義才把集郵事業搞得一塌糊涂,印刷成本結算,高價賣,低價也賣,賣不掉了論堆賣,目標都是對準郵票市場,以至于市場上一聽到放貨行情就風云突變,炒家作鳥獸散。
現在郵票的發行量相對于集郵者來說是供大于求的,1000萬的發行量只有200萬的集郵愛好者,不發展集郵者隊伍行情不會長久,利好也只是起一時作用,消滅打折還是一句空話。所以面值銷售新郵,讓郵票使用消耗,讓更多的人接觸郵票,喜歡郵票,壯大集郵隊伍才是郵政應該做的戰略任務,放棄小利,讓利與民,從長期利益考慮,落實新郵在發行期內不能高于面值和低于面值銷售的規定,在郵政窗口全面公開銷售新郵,把貨放在應該放的地方,大行情會不請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