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鄧小平誕辰100周年》郵票的即將發行,以《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小版張為代表的“偉人題材”郵品逐漸呈現出強勢特征,而《毛澤東》小版張也一躍成為市場的熱點,大有取代《世界杯》小全張和《猴》大版“龍頭”地位之勢。隨之,投資者對今年下半年將要發行的《鄧小平》和《鄧穎超》兩套郵票的市場前景也充滿了期待,許多投資者甚至認為“偉人題材”將是下半年市場的主要賣點。
誠然,“偉人題材”一直是郵市的一個重要題材,也是投資的一個重要選擇。但是,如果我們僅僅以為這些品種能夠有所表現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們的題材優勢的話,那么筆者以為這是極其片面的,因為這樣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沒有深入地對這些郵品進行剖析,事實上,這些郵品之所以能夠成為亮點的潛質不僅僅在于題材。
以《毛澤東》小版張來分析,題材固然是賣點,但是題材畢竟是有一定的時效性的,而其自今年以來特別是六月以來的穩定表現就決不能簡單地以題材優勢來作為解釋,至少還有兩點對投資者來說是更有吸引力的:一是發行量的優勢。《毛澤東》小版張的發行量為60萬版,在整個03、04年小版張板塊中是屬于低量的,相較今年有所擴容的新郵小版張的發行量而言,這種量上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在視發行量為生命的郵市,這種優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最具誘惑力的;二是低面值的優勢。03年小版張中表現最為出彩的是哪些品種?簡單分析一下不難得出結論,就是那些面值低(發售價低)的品種,一來減輕了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的經濟負擔,符合他們的心理需求,二來為運作提供了資金上的便利,而《毛澤東》小版張的面值就僅僅只有6.4元,再配合60萬的低發行量,這樣的品種無疑是投資的理想選擇,這兩個因素的結合其實才真正決定了投資者的取向。
再來看即將發行的《鄧小平》郵票為什么會受到極大的關注,不可否認,偉人題材的確是重要的參考因素,但我們更應該看到,《鄧小平》郵票是國家郵政局降低新郵面值政策的受益者,一套中的兩枚郵票均采用“80分”的平信面值,總面值僅為1.6元,這是多年來為市場證明最受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歡迎的面值設置,郵票和小型張的發行量雖然仍然達到1110萬套和980萬枚,減量幅度不是很明顯,但是每版4套郵票的總面值僅為6.4元,折合成整版只有250萬版左右,小型張的面值也由8元降到了6元,如果按以往的面值計算,面值調整后的總市值將大幅降低,對市場的資金影響明顯小了許多,既符合市場的現狀,又符合投資者的要求,更有利于市場的穩定發展,還大幅度提升了新郵的價值,一舉多得。由于國家郵政局已經決定調低下半年新郵的面值設置,因此推開去,投資者自然又會對《鄧穎超》郵票多了幾分期待,可以這么說,投資者對“偉人題材”郵品的關注點主要是在它們的面值因素和發行量因素上,題材因素則更多地是一種次要條件或補充條件。
事實上多年以來的郵市實踐也早已證明了上述觀點,沒有發行量和面值設置上的合理性,題材再好也無法提高郵品的價值,更無法引起市場的興趣,《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就是最大的教訓,題材不可謂不重大,不可謂不引人,可由于過大的發行量和超乎尋常的面值設置,才最終導致了二者的潰敗,這也再一次地提醒了我們這些投資者,研判郵品投資價值的核心標準不僅僅是題材。
作者:俞敏 來源:信息早報